巴黎華人如何過聖誕節

人氣 96

【大紀元2017年12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關宇寧法國報導)聖誕和新年假期又到了。法國街頭到處聖誕燈火輝煌,聖誕市場、嘉年華和溜冰場等各種娛樂項目,讓人感受著濃濃的過節氣氛。華人聚集的巴黎13區和美麗城街道上沒有什麼節日氣氛,華人商店裡也鮮少聖誕裝飾,與中國新年的氣氛大不相同。看來,文化差異不隨地理換位而改變。生活在巴黎的華人如何慶祝這個西方最重要的節日呢?

華人基督徒們與法國信徒一樣,把聖誕節當成最盛大的節日,感恩主的誕生。非基督教徒的華人,則把這個日子當成節假日,與家人朋友聚會,或者外出旅行。對於餐飲業的華人,年末節日是生意興隆的日子。與法國人聯姻的華人則入鄉隨俗,與家人共慶聖誕。

基督徒的最重要活動

在巴黎中華聖母堂做義工的基督徒李女士介紹,他們在聖誕節前一週就開始做教堂活動的準備。「聖誕是耶穌誕生的日子,我們會懷著感恩的心,做自己的奉獻。」李女士說,「12月24日晚上8點半,我們開始做彌撒,然後有聖嬰遊行、朝拜聖嬰和聖誕夜節目表演。最後會一起聚餐,屆時有600人會參加。」

一些華人協會表示會受邀參加新年的慶祝活動。法國華裔互助會祕書韓先生表示,該協會中文班的學生們將參加巴黎市政府和巴黎大區區政府組織的迎新年活動,「孩子們會在活動上演唱中文歌曲和詩朗誦」。每個農曆月的初一和十五,該協會在佛堂施齋菜,中國新年也是,有兩三百名各族裔的人參加。

在13區購物的一名留學生則表示,「我正準備多買點好吃的,聖誕節的時候和朋友們大吃一頓。」

華人特色聖誕糕點

13區的華人商店裡,最有聖誕氣氛的非糕點店莫屬,兼具華人特色。超群蛋糕店出售抹茶味的聖誕樹幹蛋糕(buche de Noël),吸引很多法國人來購買。

友誼糕點店製作的芒果口味的聖誕樹幹蛋糕(buche de Noël)(關宇寧/大紀元)
友誼糕點店製作的抹茶口味的聖誕樹幹蛋糕(buche de Noël)(關宇寧/大紀元)
友誼糕點店製作的抹茶口味的聖誕樹幹蛋糕(buche de Noël)(關宇寧/大紀元)

法國友誼糕點店也在聖誕期間特別推出榴蓮、芒果味的鮮奶油(crème chantilly)聖誕樹幹蛋糕和抹茶味的黃油奶油(crème au beurre)聖誕樹幹蛋糕。老闆陳先生介紹,1980年他開了這家店,主要出售中國南方口味的傳統糕點,也是巴黎唯一一家全年出售月餅的糕點店。喜歡中國糕點的法國人也不少,占客人的一半。有趣的是,一些在東南亞生活過的法國人,也很喜歡榴蓮聖誕樹幹蛋糕的口味。

在美麗城經營溫州餐館的黃老闆說,餐館生意在節日期間最好,根本沒有休息和度假時間。他會把假期存起來,不忙的時候全家回國度假。因為他是基督徒,會在12月24日平安夜早歇業,和全家去教堂做彌撒。黃老闆覺得做人有信仰很有幫助,「信仰能讓人為善,宗教裡的戒條也可以用來約束自己,沒有信仰的話就會亂來了」。

入鄉隨俗的中西聯姻家庭

與法國人聯姻的華人過的是最有「法國家庭味」的聖誕節了。

孫女士的女婿是法國人,去年的聖誕節就是在女婿的父母家和他們全家人一起度過的。在享用了主人準備的豐盛海鮮大餐和法式甜點後,趁著小孩睡覺,全家一起把禮物包好,放在聖誕樹下。最開心的就是25日早上拆禮物了,驚喜連連。

給孫女士印象最深的是華人和法國人對待禮物的態度不同。華人喜歡買貴重些,自己認為實用的禮物,但往往不清楚對方是否需要。但法國人喜歡提前詢問對方需要什麼禮物,且不看重禮物是否貴重,只重心意。

孫女士對自己選的伴手禮很滿意,為了體現出華人的特色,她特意準備了亞洲熱帶水果籃,很多都是法國人沒有品嘗過的亞洲特產,作為文化和飲食的交流。

即使在法國,對於華人來說聖誕節也不如中國新年熱鬧。(Fotolia)

在對待禮物的態度上,余女士也有同樣體驗,她的先生是法國人。回憶自己剛到法國時,先生問她:「我爸問你,想要個什麼樣的生日禮物?」她很吃驚,因為這還是頭一次被長輩問這樣的問題,現在她已經習慣了。在與法國人交往的過程中,她體會到,送上的禮物是否貴重並不重要,禮物的實用性和是否投其所好才是關鍵。

如果家族親戚很多,給每人準備禮物真夠讓人操心。近年來,余女士的公公和大伯們做出決定:每年12月中旬大夥一起抽籤,抽出誰的名字,就給誰送禮物,其他人就免了。

孩子們通常是一家的主角。余女士與很多父母一樣,做好保密工作,讓小孩子們相信「禮物是聖誕老人送的,不是父母或爺爺奶奶送的」。隨著年齡增長,孩子們慢慢知道禮物是家長買的,但「能讓他們信到幾歲是幾歲」。

為什麼讓小孩子相信有聖誕老人?三個小孩的媽媽蘇女士有自己的理解:「為了讓孩子保有那份童心、純真和希望。還相信有高於人類的生命存在。」

責任編輯:周仁

相關新聞
來,我們一起做法式聖誕大餐
法國華人過聖誕節 反思過去  期待未來
法國今年聖誕銷售額估計達650億歐元
華人過聖誕節 融入東方元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