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絮語:記不住的,忘不了的

作者:青松

當我們鑽牛角尖時,本質上與對著鏡子「石頭剪刀布」其實並沒區別。(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360
【字號】    
   標籤: tags: , ,

生活中經常這樣:想記住的事老是忘,而想忘掉的又時常在記憶中翻騰。

前日,我沒開車,下班後要外出一趟,碰巧和同事順路,說好要搭他車。我們在不同地方辦公,下班後我在路邊等,他到時臨時停靠下,我們就可以一起走了。

我忙完後,就到約好的地方等。我原本估摸著頂多等幾分鐘,誰知一等就是二十分鐘,還不見同事的影子。天已經黑了,我猶疑要不要打電話催,又擔心他在忙或在開車。就想,再多等會兒吧,說不定馬上就來了。

我想錯了,不管怎麼等,同事還是沒來。我甚至開始擔心,他是不是出事了。所以,撥了電話過去,結果打不通。又嘗試很多次,還是不通。沒辦法,我不能這樣等下去,索性先溜達著,希望能碰見計程車。

我一邊走,一邊繼續嘗試聯繫同事,電話依然不通。後來,我坐到計程車上,接到電話,是同事打來的。他手機沒電了,借了朋友電話打給我。他向我解釋,他朋友出了車禍受傷住院,他著急去醫院給朋友送東西,把接我的事給徹底忘了。

發生這種事,當然不怪他,當時情況緊急。過後,我打趣他說:能把活生生的人給徹底忘了,思維不同尋常。同事笑,回說:真沒想忘的。

玩笑過後,想想還真是這樣。我們忘記的,好多是不想忘的;而我們記住的,好些也是真心想忘掉的。

說到忘記,許多人希望能徹底忘記一些讓人不愉快的事或人,但越想忘記就越是想起,反而增添煩惱。若能像同事那樣,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忘記,忘得不留痕跡,反倒好了。他之所以那麼輕易地忘記,是因為並非刻意去做,而是心思在更緊急的事上。那一刻,他是理智的,分得清輕重緩急,一心要去幫助朋友,對其餘的事都不予考慮了。

也許人真正想要忘掉什麼,這本身就錯了。想要忘記的東西都存在記憶裡,又怎能一下抹去?想要忘記,無非是想擺脫一些不愉快的情緒。如若理智起來,分清人生中什麼最重要並為之全力以赴,之前想要忘了的那些林林總總可能頃刻之間就消失了。所以,不必刻意去忘記什麼,而是要找清人生的方向,知道自己到底該做什麼,所有問題也就解決了。@#

責任編輯:方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竇德玄官至唐高宗一朝宰相。在唐高宗麟德年中(664—665年),竇德玄奉命出使揚州,因為一個善念善行,意外地延長了自己的壽命。附篇 八字實例分析:名利皆虛之命。雖云財官可養命榮身,但也要看日主是否旺相?能否勝任也。
  • 「下生彌勒見,回向一心歸。」這是作者內心最深刻的拜佛感受。深受佛法的薰陶,詩人早已被佛法的博大精深所震撼,而當親眼目睹了石雕彌勒大佛的莊嚴法相,更是下定決心,用心修行,希望得到彌勒大佛的度化。
  • 對大部份人來說,幫助別人處理生活當中遇到的問題時往往都能「旁觀者清」,而在對待自己的問題時又常常是「當局者迷」。
  • 只要有心就能改變自己,讓我們的心轉往善良的方向,往更好的狀態邁進。
  • 距離之所以可怕,因為根本不知道對方是把你想念,還是把你忘記。有的人對你好,是因為你對他好;有的人對你好,是因為懂得你的好。不管愛情,還是友情,終極的目的不是歸宿,而是理解。
  • 做人就要懂得珍惜,懂得平淡,懂得簡單。做到這8點,幸福伴隨你來。
  • 怎樣的人才是生活中最受歡迎的人呢?也許會有人說,當然聰明、漂亮、能幹的人啦。其實不是,不久前,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一項調查研究,發現人們最歡迎的是真誠、善解人意等高情商的人。
  • 有一位留學巴黎的美國女孩寫了一本暢銷書,叫做「向巴黎夫人學品味」。求學期間,她寄宿在一對法國貴族後裔夫婦家裡。最令她感到震驚的是,不管在什麼場合都穿著十分得體的女主人,衣櫃裡面竟然只有十件衣服。
  • 然而,父親節的緣起,卻是一個令人傷感和深思的故事。這個故事,不斷地在提醒我們,行孝要及時,莫要等父母去世後才追悔莫及。正所謂「子欲養而親不待」讓人傷痛不已。因此,記住這個深刻的教訓,才是父親節最大的意義。
  • 記憶中的母親是一個聰慧好學、做事有效率的人。而且,她興趣廣泛、多才多藝,學什麼像什麼,往往「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更上一層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