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改氣」突轉向 民眾:爐子沒了怎燒煤?

人氣 6833
標籤: ,

【大紀元2017年12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王劍宇綜合報道)為保空氣治理「達標」,大陸北方強推的「煤改氣」行動演變成一場民生危機。於是,中共環保部政策急轉彎,突允「煤改氣」未完工地區燃煤,民眾怒問「爐子都被拆了怎麼燒?」

此前,北方多地強制推行以天然氣取代燒煤炭,官方下令禁止燃煤,甚至小販賣煤農民燒煤被拘,但許多地方煤改氣工程仍未完工,而已完工的也因天然氣供應不足,令供暖設備常常半夜裡無預警停氣,導致成千上萬民眾挨寒受凍,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山東省臨沂市等多地出現學校裡無供暖孩子凍傷事件,民怨沸騰。

此種形勢下,據陸媒澎湃新聞報導,環保部政策「急轉彎」,於12月4日向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下發特急函,「進入供暖季,凡屬(「煤改氣」)沒有完工的項目或地方,繼續沿用過去的燃煤取暖方式或其它替代方式」。

大陸網民得知後,紛紛在微博發文痛批朝令夕改,「好人,壞人都你做」,「取暖期快一個月,外面下雪了,你才說」。民眾怒問「爐子都被拆了怎麼燒?」 「那些地方領導霸氣的跑進奴民家,把人家煤球煤炭沒收的,是不是還回去呢?」「與當年大躍進土法煉鋼鐵時差不多,但鍋沒了怎麼炒菜燒飯?」

由於許多地方煤改氣以後,天然氣卻供應不足,民眾晚上受凍。網民還問「已經拆了爐子的,可以重新裝上嗎」;「煤廠不讓放煤,路上不能有拉煤的車,老百姓家裡不能有煤,現在去哪買煤?」

一切為了「達標」

當局強推「煤改氣」的直接動因是治理空氣污染。中共犧牲環境搞經濟增長,致使北京、大陸北方空氣長期污染,冬季採暖期尤為嚴重。標誌事件是2013年後北京陰霾頻現,例如最近,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發布預警,12月2日至3日,受華北中南部、黃淮西部等地中度甚至重度陰霾污染影響,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將達到中度甚至重度污染水平。

北京當局曾在2013年頒布了空氣治理五年計劃(簡稱《大氣十條》)。今年是收官年,為保「達標」,環保部、發改委等16個部委和省市會簽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環保部加大了「巡視」、「督查」、「問責」力度,在官員政績考核方面實施「一票否決制」,稱問責將結合發現問題的數量對準區縣、地市,最高將問責地級市委書記。

因此,各地官員罔顧民生,「運動式」強推「煤改氣」(或「煤改電」)。

前述「2+26」城市皆開展了不同程度的「煤改氣」行動。此外,不在「2+26」城市的山西、河北、河南三省的其它地級市也都在實施「煤改氣」,不少城市也將該城部分地區劃為「禁煤區」。

「2+26」城市是指中共劃定的「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省石家莊、唐山、保定、廊坊、滄州、衡水、邯鄲、邢台,山西省太原、陽泉、長治、晉城,山東省濟南、淄博、聊城、德州、濱州、濟寧、菏澤,河南省鄭州、新鄉、鶴壁、安陽、焦作、濮陽和開封。

「煤改氣」需統籌安排

但是,LNG(液化石油氣)的供應卻未相應跟進,隨著「煤改氣」等工程的推進,許多地區天然氣供應緊張、價格上漲,截至11月底,比3個月前飆升8成,許多地方政府開始限氣。眾多工廠限產、停產,出租車加不到氣而無法營業,公共汽車營運也大受影響。

事實上,LNG供應的跟進受限於諸多條件,如LNG進口的基礎設施和船舶建設等等,在「煤改氣」推行前就應通盤考慮,用系統工程的辦法制定規劃抓緊實施。

12月4日,在國家發改委的要求下,各地發改委召開價格法規政策提醒告誡會,要求企業加強價格自律。有分析認為,中共這樣做,不過是應付輿論、糊弄百姓而已。

此外,「煤改氣」不僅事關大氣污染防治,也牽涉能源結構轉型升級、完善農村基礎設施等深層次問題,更需統籌兼顧。然而政府都未考慮相應措施跟上。#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袁斌:華北千萬民眾受凍誰之過?
中共煤改氣斷熱 河北多村小學生凍傷
中共強推煤改氣惹民怨 小販賣煤農民燒煤被拘
「煤改氣」推天然氣價漲8成 儲備不足限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