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川普經濟學 成為台灣外貿的轉機

勤業眾信客戶產業與市場負責人洪國田指出,川普遵循著凱因斯學派概念,與1980年代美國總統雷根提出經濟政策有異曲同工之妙。(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提供)

人氣: 99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7年02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莊麗存台北報導)在川普新政下,美國將傾向以雙邊公平貿易,取代多邊自由貿易,並以「購買美國貨,僱用美國人」(Buy American, hire American)為優先。勤業眾信客戶、產業與市場負責人洪國田指出,川普遵循著凱因斯學派概念,包括擴大政府支出、赤字財政政策等,與1980年代美國總統雷根提出經濟政策有異曲同工之妙,過去美國製造業外移,受制於中國製造,造成結構性失業問題,因此預期川普的競選政見—調降稅率、倡議美國製造、提高關稅、鬆綁能源法規等施政方向,將迅速展開。

洪國田說,勤業眾信認為川普新政對台灣可能產生五大影響。

第一個影響

調降稅率方面將是製造業回流的誘因,美國企業無須再為避稅將總部遷至國外,由於美國藍領階級失業問題相當嚴重,在稅務雙重優惠下,有助消弭美國高稅率的競爭劣勢,對製造相關產業而言將是一大利多,並成為美國吸引製造業回流的最大誘因,提高製造業就業人口。

洪國田指出,若美國在稅率調降後,其中,工業電腦、工具機與紡織等以美國為終端市場且具備高度自動化的企業,赴美投資將最盛。而屬於美國大廠供應鏈的台灣企業,也可能因租稅成本下降增加赴美設廠動機,就近服務客戶。

第二個影響

美國提高關稅,洪國田表示,高關稅貿易壁壘,對台灣ICT產業影響有限,因為台廠美國訂單在海外生產者,九成在中國製造,有八成為資通訊/電子產品,但美中台有簽署《資訊科技協定》(ITA),主張外銷零關稅,故影響有限。

洪國田說,所以美國提高關稅可能對台商造成兩大影響,第一,在面臨轉單和遷廠的壓力下,企業經營布局版圖由中國移往歐洲、東協等國家,尋求對美關稅較低的生產基地,降低美國關稅之衝擊;第二,若決議前進美國,勢必須提升自動化程度,降低傳統生產模式的成本負擔,因此,技術提升也是關鍵。此外,也可考慮將部分下游生產線由中國移至美國,以降低運輸及時間成本,提高產品價格競爭力。

近年來,受到中國勞動、能源與土地等成本持續升高影響,加上2011年起推動先進製造夥伴計畫(AMP),美國於數位製造及智慧製造等科技應用逐步發酵,加速產業升級。勤業眾信《2016年全球競爭力指標報告》調查結果指出,美國將在2020年將超越中國,竄升為全球製造競爭力第一名的國家,川普預計在10年內增加2,500萬個就業機會並重回4%GDP成長。

第三個影響

吸引美國製造業回流,洪國田表示,美國在「科技創新」領域保有優勢,於先進製造技術、先進材料與預測分析等領域均領先世界(例如互聯的智慧工廠與產品),成為構築未來競爭力的重點關鍵。若製造業回流為美國長期施政方向,將嘉惠於汽車與製鞋產業。

隨著製造業跨足「數位化應用」純熟,以美國為市場的產業,皆須配合政策調整供應鏈布局。洪國田認為,雖然美國多數企業已依AMP計畫進入實作階段,但配合政策台商除須增加美國製造比重,且應盡速導入智慧、節能及工業4.0概念,確保競爭力。

川普就任旋即發布「美國優先能源計畫」,強調將鬆綁頁岩油、天然氣及清潔煤炭之開發限制,藉以重振美國能源業,實現能源自主的目標並帶動就業機會。洪國田表示,美國資源蘊藏量豐沛,有助石化燃料業發展。對美國來說,石油與天然氣增產,將能提高自有能源供給率;對台灣而言,相關稅賦或遵循成本可望降低,因此石化燃料業赴美投資的誘因隨之提高。

第四個影響

鬆綁能源法規,帶動相關產業成長,即便外界盛傳美國可能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但美國優先能源計畫中,也強調發展能源兼顧環境保護的立場。洪國田說,因此,在政策走向及需求降低的影響下,綠能產業短期發展雖可能受到影響,不過,發展綠能仍為世界不可逆的潮流,有鑑於經濟潛力和生產成本的誘因,建議加強相關布局致力降低技術成本。

第五個影響

加強資安控管,由於多項證據指出,俄羅斯以網路攻擊、干預美國總統大選,未來,全球各國無不加強網路攻防戰。美國預計由軍方、執法單位與私營部門,共同籌組網路審核小組,藉以強化網路司令部戰備力量,培養網路攻擊和防禦能力。

然而,已有兩家矽谷科技公司考慮將伺服器及總部搬離美國,以解除隱私權遭侵犯之疑慮;歐盟專家擔憂歐巴馬任內擴大行使的監視權,將被濫用。勤業眾信分析,在美國的台商應強化當地法令遵循及資安控管機制,提升資安治理層級並落實風險評估。而對於服務外包、機密資料保護、跨境傳輸等作業之法遵議題亦須特別注意。

由於台灣對中國貿易依存度高、受中國經濟連動影響大,因此需要逐步調整對策,並從中挖掘更多可能,而「川普經濟學」或許將成為台灣對外貿易的轉機。洪國田說,台灣應積極拓展新南向及新興市場,力促雙邊貿易協定,同時參與區域經濟合作或加深與美產業連結,藉以平衡台灣對單一市場的貿易依存度,因此台灣與各國家談雙邊貿易協定已是刻不容緩。

洪國田表示,台灣倚賴製造業單一優勢的時代已矣,政府與企業需平衡創新、成本、人才、供應鏈等多項因素,以找到最適競爭利基。「數位國家,創新經濟」計畫啟動後,力圖於物聯網、生技醫藥、綠能科技、智慧機械、國防產業、新農業及循環經濟,落實「五加二」產業政策,以打造全新產業生態圈。要透過經貿實力,突破被邊緣化的困境,他呼籲台灣政府及產業重視人才、技術與投資,降低超額儲蓄率,增加投資率,與國際發展接軌。◇

責任編輯:芸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