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大陸抑鬱症患者越來越年輕化

人氣 1005

【大紀元2017年02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泓博報導)當前,處於社會轉型期的中國大陸年輕人,精神壓力越來越高,在收入捉襟見肘,忽略精神關照的情況下,抑制患者越來越多。

近日,大陸媒體報導,中國大陸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一項研究成果表明,大陸抑鬱症患者越來越年輕化,20歲至30歲的人群精神壓力最高,年輕人這一人群成為各年齡段壓力之首。大陸每年約有25萬人死於自殺,其中一半以上患有抑鬱症。

報導指,早在2009年,加拿大學者費立鵬在《柳葉刀》上發表文章,稱中國抑鬱症的患病率為6.1%,比全球平均水平高3個百分點,而且發病率近年來呈逐年上升趨勢。按照6.1%的發病率折算,國內抑鬱症患者已達到9000萬,無疑是抑鬱症的重災區。據研究分析,當前中國大陸年輕群體患抑鬱症越來越多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是人生格局未定,轉型期的社會使人焦灼和迷茫。20歲至30歲的人群處於面臨畢業、職場奮鬥初期,人生的格局還尚未穩定,而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社會經濟環境下,年輕人對於未來的迷茫和焦灼感進一步加劇,這些不良感受會進而誘發抑鬱症。這也被認為是中國處於社會轉型期的「特色壓力」。

另一方面是收入捉襟見肘,難以支撐自己立足。雖然年輕人把自己大部分的時間奉獻給工作,但他們所獲得的報酬難以支撐自己立足。貧瘠的經濟讓年輕人在婚戀、購房和社會交往等方面深感壓力巨大。高強度的工作壓力迫使不少年輕人難以認真對待自己的飲食健康,常吃垃圾食品果腹,進一步加劇了抑鬱。

更重要的是,近幾十年,中共引導全社會的導向是所謂抓經濟,核心就是錢,忽略了精神方面的關照。

去年3月,中共兩會期間,新浪微博「愚公故裡在萌動」發文說,「中國的一切問題全都是信仰、價值觀出問題導致的。」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中共。

責任編輯:劉毅

相關新聞
北大學生有「空心病」?校內調查報告引熱議
重慶一縣委常委割腕自殺未遂
重慶抑鬱官員自殺未遂 翌日續當選縣委常委
失妻華裔:不要因母乳餵養 把媽媽逼成抑鬱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