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餘年前中餐館好點子 美連鎖店紛紛效仿

人氣 7929

【大紀元2017年03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吳英編譯報導)餐館老闆都知道,要儘快將熱騰騰的美食送到飢腸轆轆的客人面前,否則可能招惹食客不滿。在這方面,美國中餐館早在19世紀就是箇中翹楚,用物美價廉的外賣滿足客人的胃口。

彭博社報導,19世紀很多中國移民來到美國開中餐館,為了迎合忙碌礦工及鐵路工人的需求,他們想出快餐及外賣服務的點子。現在,對工作繁忙的美國家庭來說,訂購中餐館外賣餐點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心。

美國連鎖餐館最近一段時間經營困難,面臨價格戰及勞動力成本上漲的雙重壓力,又有雜貨店便宜食品在後追趕,因此業績不佳。

中餐館用外賣抓住顧客的心,對美國連鎖快餐店和休閒餐廳而言,是一項寶貴的經驗。近期,它們紛紛起而效仿,促使外賣逐漸成為時尚。

中餐館外賣使用的餐盒。(Fotolia)
中餐館外賣使用的餐盒。(Fotolia)

文章說,星巴克(Starbucks Corp.)、Jack in the Box Inc.、The Cheesecake Factory Inc.以及Buffalo Wild Wings Inc.等,採用了中餐館外賣及送餐服務經營模式,並與第三方送餐服務公司合作,因此推升了業績。麥當勞公司3月初宣布,將在美國各地提供移動(裝置)訂餐(mobile ordering)和送餐服務。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追蹤網絡搜尋趨勢AlphaWise的最新分析顯示,過去6個月,近45%的美國消費者使用餐館提供的外賣服務。

根據1010data分析第三方食品供應服務的結果,去年第四季美國消費者單筆訂購外賣食物的均價為31美元。

不過,剛開始採用外賣送貨的連鎖店,並不是那麼一帆風順。星巴克表示,移動訂單業績雖然快速增長,但去年第四季整體業績卻低於預期。流失來店客人的原因,可能是移動訂單量太大,造成備餐流程塞車,客人不想在店裡長時間等候。

華府特區一家星巴克連鎖店。(SAUL LOEB/AFP/Getty Images)
華府特區一家星巴克連鎖店。(SAUL LOEB/AFP/Getty Images)

星巴克正在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或許採用分流方式,分別處理移動訂單及來店客人的點餐。

文章說,連鎖餐廳應避免在同一個店內處理兩種不同類型的客戶訂單,可以將低利潤的分店轉為完全處理外賣訂單和送貨的中心。如此,也有助於送餐服務公司如Uber Eats、Doordash和Deliveroo,避開連鎖店附近擁擠的交通。

Green Summit Group在紐約及芝加哥推出一系列虛擬餐廳,專營食品送貨服務。執行長Peter Schatzberg說,Chipotle或Pret A Manger等大型餐廳將店內75%的空間留給客人,但90%的客戶是訂購外賣。#

責任編輯:明書閣

相關新聞
紐約中餐館缺殘疾人設施 吃上官司
不滿被老闆問身份 美中餐館華裔雇員揮刀砍人
美5萬中餐館名稱大同小異?專家解答看這裡
酒後暴打中餐館老板?西語裔上庭自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