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提議Dragon譯作「拽根」而非「龍」

人氣 2679

【大紀元2017年03月13日訊】中國文化中的龍與西方文化中的dragon,是兩種不同的物象。在今年的中共兩會中,政協委員、民進陝西省委副主委岳崇提交議案,建議糾正以往的翻譯錯誤,將英文的將「dragon」漢譯為「拽根」,將中文的「龍」英譯為「loong」。

岳崇在提案中表示,龍與dragon在文化意涵、功能、地位、形象上有著重大差別。例如,龍在中國文化中是神聖的、吉祥的,與中華文明根脈相連,而dragon在西方文化中是噴火怪獸,象徵著惡、丑。

從形象上來看,龍頭大、嘴寬、肚細腹小、鱗片平順柔和;而dragon頭小、嘴尖、肚粗腹大、鱗甲生硬帶刺。整體上,龍瀟灑美觀,dragon猙獰醜陋。

他的提案還表示,龍與dragon的相互誤譯,可追溯至四百多年前的16世紀,在意大利傳教士羅明堅和利瑪竇編寫的《葡漢字典》裡,就有了誤譯的跡象;19世紀初,英國傳教士馬禮遜在其編寫的《華英字典》裡,明確地將龍譯為「dragon」,同時將dragon譯為「龍」。此錯誤流傳至今。

他建議,糾正這一翻譯的錯誤,將龍英譯為「loong」,將dragon漢譯為「拽根」。

據報導,這已不是岳崇第一次提交糾正「龍」翻譯錯誤的提案,在2015年、2016年的中共兩會上,他已二次提出了相同的提案。

龍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龍是古老中國的圖騰。早在2012年1月,大紀元的神傳文化欄目發表過多篇文章,談及東方龍與西方龍的天壤之別。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點擊下面的推薦文章和相關新聞閱讀。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中國文化簡介(三):二十四節氣與生肖龍
說龍
說龍 人氣 49
東西方龍的天壤之別
西方龍 怪物的醜陋形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