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民望低當選 學者:上任後施政困难

人氣 3231

【大紀元2017年03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岳華綜合報導)3月26日,香港特首選舉最終結果為,選舉委員會1,194名成員中有效票數共1,163票,林鄭月娥以777票當選。學者分析,林鄭月娥民望遠低於對手曾俊華,其在中共支持下當選,這會令她日後施政有相當大的困擾。

香港2020召集人陳方安生向自由亞洲電台表示,林鄭月娥以前所未有的低民望出任特首,在修補社會撕裂及有效管治方面將面對巨大挑戰。

香港公民黨發聲明,指出民望淨值負數的林鄭月娥竟反常當選,足見小圈子選舉制度的荒謬。公民黨同時呼籲民主派支持者及各界市民,放下過去兩個月的分歧,團結一致,重新振作,繼續推動民主運動,堅守監察政府施政的本份。

據中央社報導,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表示,前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是香港主權轉移後,首位民望低於對手而當選的行政長官(特首),這將令其管治難有蜜月期。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說,林鄭月娥的民望一度落後另一位候選人曾俊華2至3成,相信人們會記得林鄭月娥是低民望的特首。他說,林鄭月娥是在中共中央大力支持下才當選的特首,這會令她日後施政有相當大的困擾。

這位立場接近泛民主派的學者說,沒有誘因會令泛民主派對林鄭月娥「放下對著幹」的立場,泛民只會對抗到底。

在這次特首選戰中,林鄭月娥成為泛民主派針對的對象;泛民方面形容她是「梁振英2.0」,即是梁振英政策的追隨者,而此前泛民以打倒梁振英為政治己任。

有海外中文媒體發表評論說,恐怕之前未有一次香港特首選舉,如今屆這般令人困惑。而和以前特首所不同的是,香港當下日漸升漲的民怨與撕裂嚴重的社會,也讓林鄭根本不會有「蜜月期」來適應,這對新特首來說,乃是很大的考驗。顯然,林鄭還未上任就註定會面臨困局。

現實中,香港社會的政治爭拗與民怨躁動,令其陷入經濟不明,政治不穩的惡性循環,盼求良性轉機不得。「8•31」決議爭議、占領中環運動、梁游案……在經歷了一次次事件後,現在的香港再沒有餘量可供蹉跎。

文章還表示,回歸將至20年,當下,香港卻出現了經濟發展與貧富懸殊的詭異現象,香港政府的運作也與社會之間的關係產生了尖銳的對立和矛盾,在諸如自由、法治、民主、人權等問題上,香港民眾的價值觀念訴求,於政治現實中幾度落空,都在無形中傷害著港人的福祉。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香港特首選舉:林鄭月娥交提名無泛民支持
香港特首候選人民調:曾俊華領先林鄭11%
港特首辯論 曾俊華用「撕裂2.0」抗衡林鄭
民主黨民調: 六成市民認為 林鄭月娥當選有損香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