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发现大肠癌不治疗 半数患者活不过一年

人气: 194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7年05月19日讯】艺人猪哥亮3年前确诊大肠癌,却因延误治疗,日前过世。根据国健署统计,确诊大肠癌3个月内未接受正规治疗,1年内死亡率高达47%,比及时治疗的13%高出近3倍。

卫福部民国103年癌症登记资料显示,全年有1万5764人罹患大肠癌,已连续第9年蝉联台湾癌症发生人数之首。

国健署今天表示,大肠癌没有想像中可怕,也不是绝症,根据美国癌症研究机构资料,大肠癌是最能预防的癌症之一,有一半的大肠癌可透过调整饮食习惯、运动与避免肥胖来预防,研究也证实定期接受粪便潜血检查,可有效降低大肠癌约30%死亡率。

国健署指出,粪便潜血检查安全又简单,只要把采便管在粪便上来回沾几次,就能发现粪便中是否有肉眼看不见的血。

因大肠癌好发于50岁以上民众,国健署也提供50至74岁民众每2年一次免费“定量免疫法”粪便潜血检查,检查前不需限制饮食,检查敏感度高达80%,每2年做一次就能避免遗漏任何出血的病灶。

国健署表示,筛检结果若为阳性,经大肠镜检查有一半机会是息肉或癌症,其中息肉只要切除治疗就能避免恶化成癌症,若诊断为癌症,则应尽早进入正规治疗,存活率可大大增加。

根据103年癌症登记资料显示,若未在确诊大肠癌后3个月内接受正规治疗,1年内死亡率高达47%,及时就医则为13%,显示延误诊断与治疗才是真正的杀手,呼吁勿听信坊间偏方,否则一旦错过治疗黄金期,再多机会也无法重来。

想远离大肠癌,饮食习惯很重要,国健署呼吁,烟熏、盐渍或以亚硝酸盐加工的香肠、腊肉、培根等加工肉品,以及猪、羊、牛等红肉,都已被证实会提高大肠癌发生率应少吃,建议改吃鱼肉、瘦鸡肉等白肉以及蔬菜等,取代高温油炸、烧烤的食物。

另外,不运动、肥胖,也是致癌的高风险因子,国健署指出,平日应养成定期运动的习惯,并注意体重控制,从50岁开始定期筛检,养成健康好习惯,不让大肠癌有机可乘。(转自中央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