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Murray Hill多元文化節 以韓食慶祝亞裔文化

參與開幕式的政要攪動巨型石鍋拌飯。(李信/大紀元)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7年06月22日訊】(記者李信/紐約報導)不長的兩個街區,擠滿了大大小小的攤位,有裹滿了黃豆粉的黏稠打糕、剛從熱水裡撈出來的米腸。烤魷魚發出來的煙香,伴著不遠處舞台的勁歌熱舞,熱鬧了整個街區。

6月3日,由皇后區韓裔美國人協會為推廣韓國乃至亞洲文化,舉辦的第五屆Murray Hill多元文化節在皇后區Murray Hill正式開幕。現場除民間舞蹈、韓國流行樂表演之外,正宗的韓食和不同的非營利機構商品,也是吸引當地民眾來湊熱鬧的原因。

一頭長髮染成黃色的韓裔美國人Jin,特地帶著四歲的女兒和七歲的兒子來參加活動。她曾住在Murray Hill,但是已經搬到長島。由於兒女和爺爺奶奶一起住,所以「非常習慣傳統的韓食,」為了讓兒女體驗韓國文化,她特意將孩子帶到社區活動,孩子們「也很喜歡這裡。」

烤魷魚。(李信/大紀元)
烤魷魚。(李信/大紀元)
烤肉串。(李信/大紀元)
烤肉串。(李信/大紀元)
麻浦烤肉的炒年糕。(李信/大紀元)
麻浦烤肉的炒年糕。(李信/大紀元)

傳統韓食飄香

Murray Hill周邊的餐館都趕來設位,飄出陣陣不同的香味。在街旁的韓國麻浦烤肉店,已經多次參加這個活動了,除了從店裡帶來醃製了一個禮拜的泡菜蘿蔔塊、蘿蔔葉,店內員工也現場煎海鮮餅、賣煮在大鍋裡的炒年糕。

活動為商店帶來生意,所以頗為店長、員工所喜。

「金剛山」餐館則帶來了傳統的韓國打糕。打糕是韓國的傳統食品,作法是先將黃豆炒熟、磨成細面,之後將糯米煮成飯,放在木板或石板上,用木榔頭沾水後,搗成泥,再翻攪、蘸水再捶打,直至成為濃厚均勻的糯麵餅,之後裹上香香的黃豆麵,切成塊分食,可以加花生粉、蔗糖佐味。

打糕製作現場。(李信/大紀元)
打糕製作現場。(李信/大紀元)
「金剛山餐館」的打糕。(李信/大紀元)
「金剛山餐館」的打糕。(李信/大紀元)

打糕軟糯,卻又筋道、芳香,是朝鮮族逢年過節或傳統重要場合經常製作的食物。「金剛山」賣的打糕是現場打出來、切開賣的,引來不少人圍觀。糯米飯放到木板上,木榔頭蘸上水,兩個員工一捶一捶打得很有氣力。

現場食品的亮點之一是北韓前著名民間歌手馬英愛帶來的米腸。米腸是朝鮮族風味小吃,北韓、南韓皆有,只是製法不同。米腸呈黑色,軟糯、嫩滑,味道香厚,蘸料尤為鮮美。北韓的米腸採用大米、糯米、鲜猪血攪拌均勻,加上調味料,攪拌均勻成餡料,之後再將豬腸衣用鹽、醋搓洗乾淨,冷水中浸泡一段時間,剪成長段,之後用繩子繫緊,灌入餡料,扎封另一端,放入熱水中煮熟。斜刀切片,澆上汁水即可使用。

前北韓民間歌手馬英愛製作的米腸。(李信/大紀元)
前北韓民間歌手馬英愛製作的米腸。(李信/大紀元)

馬英愛的攤位相當紅火,米腸一盤一盤的切出,不一會兒就又打開新的一鍋米腸。

皇后區韓裔美國人協會會長Thomas Kim 表示,這場活動不只是為了慶祝韓國文化,「也包括當地的中國、印度族裔等等,這個文化活動可以增進我們的友誼。」

主辦方之一Hahm Ji Bach 餐館的業主金榮皖則希望通過此活動,將韓國人的文化、飲食傳遞給當地的多個族裔。他會將Murray Hills作為一個重點地區來推廣韓國文化,並期望將來把此地變成皇后區的韓國城。

主辦方之一金榮皖致詞。(李信/大紀元)
主辦方之一金榮皖致詞。(李信/大紀元)

活動邀請了有韓國和美國歌手組成的Bornstar樂團,以及傳統歌舞、摔跤表演等。

責任編輯:茉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