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新唐人台中場系列講座 音樂大師風靡全場

人氣: 360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7年07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鄧玫玲台灣台中報導)新唐人亞太電視台成立10周年,舉辦「走進古典音樂風景線-大師系列講座」,最後一場7月29日在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演藝廳舉行,上午場邀請到台中教育大學音樂系助理教授劉忠欣主講「莫札特鋼琴音樂詮釋初探」,有近二百位聽眾入場聆聽,下午場由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院長蘇顯達主講「你的態度決定音樂的高度」,聽眾人數更多,許多粉絲在會後紛紛要求蘇顯達合影簽名。

新唐人亞太電視台副總經理陳曉薇表示,這是第一次舉辦一系列大師級的講座,從高雄、台北到台中,聽眾的反應都非常熱烈,尤其是喜好古典音樂的朋友都表示感觸很深,甚至很多聽眾反饋願意付費來聽課。陳曉薇指出,因為邀請的都是大師級的講師,所以有很多音樂老師都表示是第一次聽到,講座中深入探討巴哈、貝多芬與莫札特的歷史背景與創作風格,對學習音樂的朋友幫助很大,因此三場講座的報名狀況都非常踴躍,愛好古典音樂的朋友們都期待能成立一個這樣好的音樂平台,打造一個優質的音樂學習環境。

劉忠欣:了解音樂大師背景與風格 從中得到演奏的靈感

新唐人亞太電視台10周年,舉辦「走進古典音樂風景線-大師系列講座」,最後一場7月29日在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舉行,邀請到台中教育大學音樂系助理教授劉忠欣主講「莫札特鋼琴音樂詮釋初探」。(鄧玫玲/大紀元)
新唐人亞太電視台10周年,舉辦「走進古典音樂風景線-大師系列講座」,最後一場7月29日在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舉行,邀請到台中教育大學音樂系助理教授劉忠欣主講「莫札特鋼琴音樂詮釋初探」。(鄧玫玲/大紀元)

劉忠欣主講「莫札特鋼琴音樂詮釋初探」,從當年莫札特使用過的鋼琴談起,他說到,最早的翼琴,聲音小適合在家裡練習且攜帶方便,可在小型音樂會使用,而莫札特最後十年買的華特鋼琴是大鍵琴,聲音比較響可以在大的空間演奏。劉忠欣表示,演奏鋼琴時,如果能知道早期演奏者使用過的鋼琴特色,就能了解如何在觸鍵表現得更乾淨,為了讓聽眾更了解莫札特的創作風格,劉忠欣詳細地介紹莫札特琴譜上的特殊建記,從中可以探知演奏曲必須表現的強弱,觸鍵與踏板應該如何配合,才能演奏出莫札特樂曲的深刻內涵。

劉忠欣更強調,莫札特在創作樂曲時,曾經把歌劇中的人聲與管旋樂團的效果表現在鋼琴作品上,他希望鋼琴不只是發出鋼琴的聲音,而是有很多表現的風格,所以他鼓勵在場學琴的朋友們要了解莫札特當時是怎麼創作他的樂曲,用心感受他的音樂內涵後,再用自己認為好的方式來演奏,因此不是只把技巧練習好而已,而是要加入對音色的想像,平常要多聽莫札特的歌劇與交響樂,多了解音樂大師的創作背景與當代風格,才可以從中得到演奏的靈感,以最正確的角度詮釋出具個人特色的音樂。

聽眾反應熱烈 收穫滿載

聽眾蘇媽媽表示,劉忠欣教授講解的內容在深度與廣度上都非常紮實,和一般教鋼琴的老師不同。(新唐人電視台提供)
聽眾蘇媽媽表示,劉忠欣教授講解的內容在深度與廣度上都非常紮實,和一般教鋼琴的老師不同。(新唐人電視台提供)

蘇洛小朋友與媽媽一起來聆聽講座後表示,聽完劉忠欣老師的演講後才知道莫札特把歌劇與交響樂的聲音放在鋼琴曲上,他覺得莫札特是比天才更天才的音樂家。蘇媽媽則表示,劉忠欣教授講解的內容在深度與廣度上都非常紮實,一般教鋼琴的老師只指導學生把曲子完成,但是大師級的講師卻能要求學生去了解音樂家的創作背景後,再去思考曲子要如何呈現。

來自雲林音樂班的許老師表示,劉忠欣老師談到一個演奏樂曲的重點,就是要了解莫札特作曲的心境與當時的感受,彈出的曲子才有作者要表現的曲風,這點讓她明白學生學習莫札特的樂曲時,必須持續聆聽莫札特的音樂,才能展現出莫札特的原創精神。

學了六年小提琴的林孜綾也表示,聽完講座後讓她覺得收穫很大,讓她了解莫札特的音樂風格後,不但可運用在鋼琴演奏,也可用在小提琴上,因為之前她參加新唐人音樂大賽時,是演奏莫札特的小提琴協奏曲,她覺得應該更深入地了解莫札特,將來才知道如何去詮釋他的不同曲風的樂曲。

蘇顯達:沒有用好的方法練習 練和不練結果是一樣的

7月29日「走進古典音樂風景線-大師系列講座」,下午場由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院長蘇顯達主講「你的態度決定音樂的高度」。(鄧玫玲/大紀元)
7月29日「走進古典音樂風景線-大師系列講座」,下午場由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院長蘇顯達主講「你的態度決定音樂的高度」。(鄧玫玲/大紀元)

7月29日下午場由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院長蘇顯達主講「你的態度決定音樂的高度」,留學法國深耕,樂壇三十年的蘇顯達,教學與演奏卓然有成,是台灣少數能在這兩個領域發光發熱的音樂家。他一開始就提到,學習音樂是一條漫長艱辛的路,他指導的很多學生都很有決心要拉好小提琴,然而小提琴與弦樂、鋼琴的音並不相同,非常講求音準,如果沒有用好的方法練習,練和不練結果是一樣的。

蘇顯達談到,很多小提琴手花了很長時間苦練卻沒有成果,這是因為練習不講求效率,不能用頭腦思考,也不按照科學方法去分析癥結所在,每次練習時表現出的好成果無法儲存,所以每次的練習都要重新出發,無法拉出上一次的最佳狀態,所以他建議學琴的朋友一定把自己製造的聲音用錄音機錄下來,錄下來後,可要相信錄音機不要相信自己的耳朵!一段時間後,再練習用自己的耳朵去聽到自己拉出的琴聲,用敏感的耳朵去儲存自己的音樂,一定要讓「自己的今天比昨天更好。」

蘇顯達表示他指導的學生有個普遍現象,就是常在拉完練習曲後,就只等著老師來評斷,自己沒有獨立判斷的能力,其實,「最好的老師就是你自己。」只有自己能創造自己獨一無二的生命歷程,藝術的創造如同登山,只有堅持到最後才能有所成。他希望學音樂的朋友們能對音樂永遠保持熱情,雖然學習的過程絕不可能一帆風順,必定是跌跌撞撞,但要承擔得起成敗的考驗,「你下的決心有多高,決定你拉的琴有多好。」

來自四方的聽眾 感受深刻 獲益良多

聽眾孫亦凡表示,聽完蘇顯達老師的講演後,讓他明白走音樂這條路必須具備正確的觀念,練琴不是「苦練」就會進步。(鄧玫玲/大紀元)
聽眾孫亦凡表示,聽完蘇顯達老師的講演後,讓他明白走音樂這條路必須具備正確的觀念,練琴不是「苦練」就會進步。(鄧玫玲/大紀元)

從台北場到台中場都跟著音樂大師腳步的孫亦凡表示,聽完蘇顯達老師的講演後,讓他明白走音樂這條路必須具備正確的觀念,練琴不是「苦練」就會進步,有些錯誤的方法如果不能改正過來,重複練習的結果就只會成為錯誤的習慣,永遠無法改變,他領悟到以後拉琴的時間也許可以少一點,多用一些時間去思考怎麼拉才是正確的,讓練琴的質量精準一點,這樣的練習才能讓自己有所進步。

帶著2個學音樂的孩子來聽大師講座的曾先生表示,在兩場講座中都得到很完整寶貴的學習資訊,尤其是聽到蘇顯達老師說到,學習音樂要有正確的觀念與態度,這讓他受益良多,以後家裡小朋友在練琴時,如果出現好的狀態,他一定會去分析原因並且儲存下來,下次再練時才能繼續往上進步,才能做到「今天比昨天更好」的最佳狀態。

責任編輯:羅令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