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鋼琴家羅乃新參演新唐人晚會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1月7日訊】2005年新唐人全球華人新人晚會在香港首場演出,節目豐富多采,其中最令人矚目的項目之一,是邀請到香港著名鋼琴家羅乃新(Nancy Loo)獨奏一曲《春江花月夜》。

這首1975年以前就流行民間的古曲,原名《夕陽蕭鼓》,由香港著名音樂作曲家林樂培改編成鋼琴獨奏,以變奏曲形式表達,盡量保留古琴和琵琶的演奏效果。羅乃新說,用鋼琴來模仿這兩種樂器,聽起來很有意境,看起來也很有趣,它有很多不同的技巧,其中有些是手在琴上拍,還有是用手指去撣那個木鍵,等等。

1976年首次贏得國際鋼琴比賽首獎的羅乃新,曾在多個鋼琴比賽中獲獎,海內外讚譽無數。原來,她卻似乎是在不經意之中,踏入此後璀璨非常的演藝生涯。羅乃新回憶起當年在打算放棄音樂事業時參加比賽,沒有心理壓力包袱,卻獲得國際首獎:「評判都很感動,甚至有一個評判跑來跟我講,對我來講你已經超越了第一名的水平,同時他們跟我講很感謝我,因為我的音樂觸動了他們的心靈。所以很奇怪,有時呢,當你一心在追求一樣東西,我一直都很希望拿到第一名,當我真的拿到的時候,才發現原來你追求的不是這些東西,而是你的音樂真的能帶給人甚麼。」

羅乃新出生於香港,五歲起就跟隨杜蘭太太(Betty Drown)習琴,多次在香港音樂比賽中贏得首獎。其後她以獎學金入讀紐約茱莉亞音樂院,受教於阿德里.馬蓋(Adele Marcus)門下。在該校取得碩士學位後,羅氏又往巴黎及意大利追隨弗拉多.貝利慕特(Vlado Perlemuter)及基度.阿哥斯提(Guido Agosti)學藝。她於1976年在意大利蒙札(Manza)贏取里薩拉加略(Rino Scala Galo)國際鋼琴比賽首獎。此外,又在多項比賽中獲獎,包括在巴黎舉行的馬瑰烈朗格(Marguerite Long)國際鋼琴比賽。

作為鋼琴演奏家,羅乃新曾在英國、歐洲、北美洲及東南亞各地舉行獨奏會及與樂團合作。在香港,她曾於香港藝術節中亮相,並與香港管弦樂團、香港中樂團及香港小交響樂團同台演出。1978年羅乃新為香港中樂團灌錄一系列香港作曲家作品及一系列聖詩樂曲。此外,她也致力推廣現代音樂。羅乃新也是鋼琴與木管六重奏組合「六秀士」的創團成員,經常與本地和訪港的藝術家演出室樂。

羅乃新也是一位最多面的藝術家,她既是鋼琴家,亦是電台節目主持、戲劇演員和作家。羅氏於1978年獲選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1985年起,她先後任教於香港演藝學院、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浸會大學,並經常應邀主持音樂講座、大師班和出任鋼琴比賽評判。

她現時為香港電台第四台主持音樂節目《弦外之音》和全港唯一的兒童古典音樂節目《親親童樂日》。除音樂演出外,羅氏最近亦渉足戲劇及不同範疇的工作,包括在多媒體作品與話劇中演出,以及擔任音樂表演的旁述等等。

著作方面,有《盡在筆弦中》、《問心一句》等書,其中《問心一句》一書,更曾入選中學生好書的排行榜。羅乃新說,她的著作中,描述較多的不是成功,反而是失敗的經歴,透過她的親身經歷,給讀者起到了激勵作用。她也曾為電影《情色地圖》、《天長地久》、《源來是愛》及電視劇《洋紫荊》的配樂演奏,並灌錄了聖詩專輯《縈繞心間》、與香港中樂團合作的《春江花月夜》及《十面埋伏》和香港作曲家的鋼琴獨奏曲。

羅乃新說,很高興能參與這次晚會的演出,相信自己會很享受演出的過程,並期待能得到觀眾的共鳴。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港貿發局指參展商須守國安法
港議員倡重塑深水埗排檔 締造文化旅遊區
港初選案|戴耀廷今開始陳情 辯方倡判2年
美國販運人口報告 香港被列第二級監察名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