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以後還能滑雪嗎?氣候變暖導致澳州滑雪勝地走下坡路

趁著現在還能滑雪,大家好好享受吧。(Cameron Spencer/Getty Images)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7年08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清心澳洲墨爾本編譯報導)因為氣候變暖導致積雪深度降低、覆蓋面減少和持續時間縮短,澳州滑雪勝地面臨長期走下坡路的前景。科學家說該行業人工造雪的能力也將面臨挑戰。

據《時代報》報導,一份澳洲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和澳洲氣象局的聯合報告顯示,半個多世紀以來觀測到的雪量減少是因為溫度上升而不是降雪減少。如果溫室氣體排放一直居高不下,像水牛山(Mt Buffalo)這樣低海拔地區的雪到2050年可能會消失。

暖春會對滑雪季節末期產生嚴重的影響。與1954到1999年相比,2000到2013年期間10月初的積雪深度下降了30%。

雪是一個「閾值變量」(threshold variable)。輕微的溫度上升可能就會將雪花變成雨滴,從而沖走而不是增加積雪。

南極氣候與生態系統合作研究中心(Antarctic Climate & Ecosystems 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re)研究員雷曼尼(Tom Remenyi)說,所有的氣候預測都指向同一個方向。他說,觀測結果與計算模型相符,這令人鼓舞同時也是可怕的。

雷曼尼博士說,模型指出到本世紀末降雪量將下降20%。高山地區夏季可能會有更多的降雨(降雨次數減少但每次降雨量較大)。但其它季節降水量將會下降。

澳州滑雪場協會(Australian Ski Areas Association)首席執行官海科沃斯(Colin Hackworth)表示,價值15億澳元的滑雪行業早就認識到了「如果沒有雪,你就沒有生意」。該行業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在人工造雪上投資。

布勒山(Mt Buller)等受歡迎的滑雪勝地已經成功地將運營時間從19世紀70年代的大約100天增加到現在正常年份的106天,即使自然降雪較少。他說許多遊客只是到山上去看雪,而不是滑雪。

海科沃斯先生說:「這個行業很有韌性。這是一個成熟的行業,每年都在增長。」

維州的布勒山和塞爾溫山(Mt Selwyn)新引入了「造雪工廠」,而且有可能會引進更多。這些造雪工廠造的雪花冰比雪炮造的雪持續時間更長。

然而,挑戰只會加劇。 雷曼尼博士說,隨著濕度的上升,雪炮的效率會降低,人造雪的產量最多會下降70%。

他表示,溫度升高會增加維持人造積雪的成本。他曾幫助撰寫的一份關於氣候變化對維州滑雪度假村潛在影響的研究報告發現,「到2020 – 2030年益於人工造雪的各種條件預計將大幅下降」。

維州政府今年晚些時候將準備一份關於高山(alpine)社區和滑雪行業未來的報告。

責任編輯:李欣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