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阿嬤:戴著觀音耳機的吳廖偷(1)

清水阿嬤:我的眼睛可以翻閱歷史

作者:吳念融/著;吳廖偷/口述 繪者:翁君菱
font print 人氣: 1379
【字號】    
   標籤: tags: , , , ,

我生於民國七年,日本大正七年,今年剛好九十加二歲。

我個人的生活史是這樣的:當我還是個在吃奶的五個月嬰兒,便由清水武鹿庄被抱往當年的臺中州大甲郡清水街十七番地 ──現在,近三山國王廟的地方,當時就叫清水大街路。(清水位於臺中市的西海岸)

距離現在已經將近一個世紀了。

我沒有機會讀書。以前的人說:「從會吃飯開始,就會做事了,那是做人的本領。」我想:武鹿庄的廖家,我的生父廖九,生母陳緞,如果不是生養一大堆孩子,也不會將我抱出去給人領養吧!

我一直有燙頭髮,當為我燙髮的師傅阿美,以及在菜市場內收店租的媳婦叫起來,說:「阿姆!您的毛腳鬢角長得比一般人都低啊!」有人說:苦毛鬢毛長得又細又密,注定業命。

業障多,這點我承認。

從五個月被抱來喝養母蘇楊氏妲的奶水開始,注定長大要和她的兒子送作堆,替吳家生兒育女總共九人,一輩子死心塌地效忠吳家……一切一切,就是從飲那一口生命之泉開始。

如今,我有六男一女。除了大兒子長江,因從事輪船、大樓配電設備,遠在高雄之外;其餘五男一女分士、農、工、商,都在清水鎮內,環繞膝下。我像一棵枝葉茂密的生命樹,繁衍六十五個子孫。

雖不像演歌仔戲那樣南征北戰,但年輕時赤著腳板,不是上山撿柴枝、蟲窩、石頭賣錢,就是賣香、賣濕米粉,還有賣餅糕仔,邊走邊跑,勞碌奔波,直到現在還有人問我:「偷啊!妳也知道要歇著喘氣了吧!」

那幾年一個小中風,我趕快跪求觀音媽。我夢見觀音媽,一身白袍,拖我起來,祂說:「趕快求福祿壽三字,妳就不會死!」

我一心一意想要求好,就是醫生要我每天吊單槓一萬下,我都願意。

如果不是又跌倒,我每天到南海岩觀音媽掃地,清香爐,泡茶,讀報紙給人聽。從十三個人排排坐,到現在剩下四個。每一次失掉一個老朋友,我幾乎睡不安穩。南海岩觀音媽,我靠祂很近,初一十五,大家抽籤,敲敲鐵門,我為他們逼籤解答。現在南海岩觀音亭,換了座向,多少要人請示沒有結果,最後由我稟明:「眾弟子要為祢蓋新厝,換座向,選一個吉時吉日,好把這樁大事完成。」一下子三個聖杯,大家歡喜,立刻牽我起來。

從我懂事開始,我就知道家裡大小的順序。

有一張照片,大約是我織草笠的年紀,十二、三歲。中間是阿爸、阿娘,兩旁是黑貓姊,海水哥和我。

時間像一根竹竿,年少的時候,大家像一竿子衣服大件小件晾在一起。距離我五個月被抱來,隔一年,我兩歲。已經又是一段遙遠的歲月了。

家中阿公吳虎最大,他會做餅,還有做結婚用的「糖塔」 。我靜靜站在一旁,看白沙沙的糖瀉入湯鍋熬出香味來。阿公用湯瓢轉來轉去,等完全溶了、黏稠了,再放進兩片木板對立。下面一個冷水鍋等很久了,糖汁又堅固一些,用橡皮筋再將木板縮緊。硬了,白色糖霜出現了,板模從中抽出,雪白的糖塔,這回如寶塔聳立,純淨潔白,站著如銀燭台一般。

阿公也做用糖絲抽成圍繞的糖蒼 、糖菓鴛鴦 ,還有包有紅豆、綠豆餡的紅龜粿 ,麻糬他也會做。那一球球大蕊粩花,結婚專用的喜餅一個就三斤重。有凹凹凸凸的刻花,還特意滾出花邊,這手工餅可真厚重氣派。

他在我八歲時死了。生前,他疼我,信賴我吧!曾經讓我帶三角錢到街上為他買鴉片煙膏,燒的時候很香。後來日本人統治臺灣,才禁止抽鴉片。

如今「糖塔」的做法是將砂糖隔水加熱溶化後,注入預做好的寶塔模型,冷卻後再拆開,就做成了白蒼蒼的「糖塔」,約一台斤多。糖塔通常是用來迎娶媳婦用的。(待續)

註:

1.一九二○年之前,清水鎮當地尚稱「牛罵頭街」,因此阿嬤出生時還不叫「清水街」。一九二○年大正九年,因境內鰲峰山麓下「埤仔口」有一靈泉,清澈可鑑,本地才因而改名為「清水」,故稱「清水街」,屬臺中州大甲郡。

2.將砂糖溶化,趁熱抽成長條,再切成塊狀,這種糖食就叫做「糖蒼」。可直接食用,亦可用春捲皮將之包起食用。人們也會用糖蒼供奉神明。

將熱砂糖注入鴛鴦模型,冷卻後拆開,就成了鴛鴦形狀的糖果,約一台斤,用來迎娶媳婦,通常十二隻裝成一籃(箱)。

紅龜粿是用發酵的麵糰製成,內包有紅豆、綠豆等餡料。因橢圓形狀有如龜殼,表面又刷有紅色食用顏料,故稱「紅龜粿」。通常用來祭祀神明。@#

──節錄自《清水阿嬤:戴著觀音耳機的吳廖偷》/遠景出版社

(點閱清水阿嬤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因著繡花鞋,想起母親,想起高粱,想起大哥,想起家鄉點點滴滴,記憶長河深邃、無聲,似醇厚高粱流過喉嚨,一溜煙全都陳年往事了。
  • 台東適合慢活、漫遊,天大地廣海壯闊、景觀多變、漢原客族群加上外國人齊聚,讓它的文化凝聚成自己特殊的面相,非常迷人。
  • 在人潮中,他只是心滿意足地回頭看一眼臺中火車站,直覺著它一定會一直屹立在那裡,直到他孫子一輩之人,也會像他這樣凝望著它。
  • 乖乖鋪上貝殼沙,大大的魚缸,小小的魚兒。傻氣的名字,我傻傻地養,你傻傻地長。傻傻地禱告,拜託上帝讓你陪我更久一點,更久一點點。
  • 生長的地方不同,木紋也完全不同,別人可能覺得不起眼的舊木料,在李家父子眼中都是非常珍貴的。
  • 老人已經安息在上帝的懷裡,一切榮與枯,歡樂與寂寞,如煙如灰消散。在他人生的尾聲裡,我們曾經在雲端上短暫相遇,他露骨而大膽的對我這樣的一個陌生人表白情感,現在想起來,也算是一種天真。
  • 被消費的人物,被消費的人生,被消費的故事,人來到世界上消費大地,自然也要被消費。有人進入歷史,有人走出歷史,有人繼續被消費,然而這也是被懷念的方式。
  • 就如人生裡的每一個階段各有其特色一般,藍鈴花的花開亦是如此。當小小花苞嶄露頭角時,是修長綠葉最為繁盛之際,隨著枝梗上的小花一朵一朵打開時,野地裡的野草也以一種比賽的速度,逕自發高。
  • 如何在「重複」與「不要重複」中學習平衡,該是另外的一種藝術與智慧。
  • 第二代臺中火車站外觀是以紅磚磚砌搭配灰白色洗石子邊條,整體格局宛如一張大頭照,車站的中央則設有鐘塔,兩旁平垂延伸至屋頂,呈現典型的辰野式建築風格,標誌出諸多當代建築技術及美學文化的結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