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紐約市房地產稅率不均 舊制弊端多

威廉斯堡綜合全區範圍計算 但南北地區貧富懸殊 存稅額漏洞 豪華設施應納入估算

市議員列文(站立發言者)表示,紐約市的房地產稅率相當不均衡,須儘快改善。 (玉凌格/大紀元)

人氣: 22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8年10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玉凌格紐約報導)市府計劃明年夏天公布新的房地產改革方案,近來連番在五個行政區舉辦公聽會,蒐集民意,希望屆時提出一套公平、簡化與透明的新稅制。15日晚,地稅改革委員會(Property Tax Reform Commission)於布碌崙市政廳法庭召開首次公聽。多位民眾與民代接連上臺,直指稅制弊端,民眾甚至提出廢除課徵房地產稅。

市議員列文(Stephen Levin)表示,紐約市的房地產稅率相當不均衡,須儘快改善。他特別提出布碌崙北部的Co-Ops與Condo(康斗)房產估價過程必須透明化。由於沒有清楚的可預估方法來估算當地康斗的地產值,致使那些位於低收入社區的業主們被迫要支付與擁有豪華建物的業主相近的稅率。

他舉例威廉斯堡(Williamsburg)的房地產稅率的制定方式是綜合全區範圍,並將北、南兩部分威廉斯堡結合在一起。這種計算法導致房地產值不均衡。所以威廉斯堡東邊的康斗價值就被當成市場率水平套用在威廉斯堡南邊地產值上。但其實兩地的貧富懸殊。

同時,他強調財政局應將社區豪華設施,如電梯、健身房等的資料納入估算項目,增加對豪華與非豪華分類估算的準確性,討論出一個更均衡的計算系統,而非僅以地域來評估,並將估算方法透明化。

馬勒夫(Mitu Maruf)在代表州眾議院副議長奧迪茲(Felix Ortiz)報告時指出,過去十年來,紐約市的房地產稅率的上漲率是紐約市工人收入比率的三倍,致使在低端的業主難以收支平衡。

房地產稅占了業主大部分的收入,尤其是年收入低於五萬的業主。2005年收入低於5萬的民眾只要付1,940美元,但到2016年時卻須繳3,849美元,而這些業主的中位數年薪低於3,300美元。這十年間,他們的地產稅負擔幾乎翻倍。即使年收入在5~10萬之間的業主,2005年時也須用收入的3.4%去支付地稅,2016年就要掏出收入的5.4%去繳稅。

該報告還指出,在其服務的第51選區內(日落公園、紅鉤區),一些退休的業主準備將房子過繼給孩子,但面臨這種高稅制情況,他們甚至都懷疑自己是否能負擔房地產稅,還待得下去嗎?

在工資停滯不前,還要向勞工家庭漲稅額,而高收入家戶卻又付的比較少的情況下,這種徵收制度是極不公平的。報告呼籲委員會能規劃出一個公平的稅制,讓低收入家庭能付得起稅,也能穩定生活。

擔任布碌崙區長亞當斯(Eric Adams)的公共政策主任的林區(Ryan Lynch)代表區長發言表示,本市房地產稅制不公平、不透明而且複雜難懂。特別是在有色人種的社區,長期以來要負擔比白人有錢業主還要高的稅額。業主們長期忍受不公的稅制估算制度,尤其是租客要承擔由業主轉嫁過來的那些不公平稅額。區長呼籲委員會務必理出一套公平透明的新規。

另外,亞當斯提出據美國人口普查局(The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統計,2012~2016年間業主自住的房屋單元率大約30%。以一個行政區或2.6百萬人口與1.04百萬房屋單元來計算,一個房間還容不下20個人。所以制定房地產稅制時,除了考量業主與其相關機構之外,尚須邀集租戶團體共同討論出更完善的方法。

民眾可登陸市府網站(goo.gl/BFDdGN),查詢其它公聽會的時間和地點。◇

責任編輯:文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