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不菸不酒竟罹晚期癌 他分享致癌緣由 願救更多人

文/韓慧林

44歲時,不菸不酒的門德爾松竟然被診斷為口咽癌第四期。(圖/門德爾松提供)
人氣: 188719
【字號】    
   標籤: tags: , , , ,

2014年,正當44歲壯年之時,傑森‧門德爾松(Jason Mendelsohn)得知自己患上四期口咽癌。

突如其來的重病診斷讓門德爾松震驚。他不吸菸、不喝酒,生活習慣良好,一直是個好丈夫、好爸爸,從未想過自己會和癌症有任何關聯。

醫生告訴他,他感染了HPV病毒(人類乳頭瘤病毒)——一種最常見的性傳播病毒,是這種病毒導致他患上癌症;而他體內的病毒,很可能是在20多年前的大學時期染上的,在此時突然以癌症的形式爆發。

如今的門德爾松,已經擺脫癌症四年。當年治療的艱辛歷歷在目,他和人們分享自己的故事,希望有類似疾病的人多一些信心,少一些恐懼。他也想讓人們知道:預防HPV感染,遠離癌症,有很多辦法。

觀看完整視頻:

脖子上的「腫塊」突然出現

四年前的門德爾松事業有成,他與弟弟、妹妹共同經營家族企業,他本人擔任公司董事長,每週工作50到70個小時。

2014年四月,門德爾松正參加一個財務考試,用手支著頭的時候,他無意間摸到脖子上有一個突起的腫塊。「這很奇怪,因為我基本每天刮鬍子,脖子上卻突然冒出了一個大包。」他說。

門德爾松不敢大意,他先通知了身為皮膚科醫生的父親,父親立刻聯繫了耳鼻喉科醫生,定下預約檢查的時間。按醫囑,他需要先服用10天的抗生素和激素類藥物,如果10天後腫塊還在,就需要做進一步的針刺活檢和CT斷層掃描。

週三出差回家,週四做CT斷層掃描,週五做針刺活檢,接下來的週一就診斷出第四期HPV口咽癌。

門德爾松顯然被這個結果嚇到了。

「任何一個人聽到四期癌症診斷,都會以為自己要死了。」門德爾松說,那時他和太太結婚已經18年,有一對11歲的雙胞胎兒女和一個5歲的兒子。一想到可能很快面臨與太太、孩子生離死別,門德爾松就感到沉痛而恐懼。但醫生的話給了他信心。

「醫生認為,手術加放療,得到好的治療結果的概率是85%,加上化療,這個概率是92%。」門德爾松毫不猶豫地選擇手術、放療加化療的治療方法,「這是關係我的生命存亡的問題,我怎麼可能選擇85分的概率,而不選擇92分呢。」

喉嚨裡像「灑了玻璃」 一切治療艱辛都值得

2014年5月,門德爾松做了手術,切除了長在喉嚨裡的腫瘤和周圍42個淋巴結,然後開始放療和化療。

放療和化療連續進行了7個星期。週一到週五上午是放療時間,每次治療15分鐘。每週四是化療時間,吊瓶點滴從上午9點掛到下午4點。

門德爾松回憶,治療到第5週的時間,副作用明顯地表現出來,他虛弱到走不了路,每天有18個小時時間躺在床上,連續一個月都是如此。

2014年,門德爾松因癌症治療副作用臥床一個月,圖為門德爾松和他當年5歲的小兒子。(圖/門德爾松提供)

放療在殺滅癌細胞的同時,也燒傷了門德爾松的喉嚨。「我的喉嚨三度燒傷,像灑了玻璃一樣疼。」他說。

由於喉嚨腫脹疼痛,他咽不了唾沫,只能吐到杯子裡,飯也吃不了,進食和補充水分都需要經由腹部插入的胃造廔管進行。

治療期間,門德爾松的喉嚨因放療造成3度燒傷,進食進水需要使用腹部的胃造廔管。(圖/門德爾松提供)

因為每口唾液都要吐出來,身體很容易脫水,門德爾松每天25次測量血壓,一旦發現血壓升高,他就知道該從胃造廔管「喝水」了,因為那代表他的心臟正在努力工作,應對身體脫水的反應。

門德爾松一天天堅持。2014年8月11日,他終於結束全部治療,見證全部治療過程的朋友給他起名「超人」(Superman)。這時,距最初診斷癌症已經過去4個月的時間。

治療期間,家人、親友給了門德爾松巨大支持,讓他能夠專心於治療:太太羅尼(Ronni)包攬了三個孩子日常起居、學習和課外活動的責任;親友們輪流送他去醫院做治療;兄妹們分擔了在公司原本屬於他的工作⋯⋯

如今能夠繼續陪伴深愛自己的親人,門德爾松感嘆:「這一切絕對都是值得的。」

患癌後才知 HPV是多種癌症的凶手

在確診癌症之前,門德爾松從未想過HPV病毒與口咽癌之間有聯繫。

HPV是一種通過性行為皮膚接觸即能傳播的病毒,很多人在一生中頭幾次性行為中就感染了病毒。

HPV病毒有100多種亞型,其中至少有13個亞型有致癌性。美國一項調查發現,60歲以下成年人中,每5個人就有1人感染致癌型HPV病毒。40~60歲的男性是診斷HPV感染最多的人群,很多人同時查出患有癌症。

像曾經的門德爾松那樣,不少人只聽說過HPV病毒會引起女性子宮頸癌。實際上,HPV病毒還造成大多數肛門癌和相當一部分男性和女性的外生殖器癌。另外,近年來的研究指出,70%的口咽癌與HPV病毒感染有關,且HPV口咽癌的年發病率已經超過子宮頸癌發病率。

接觸HPV病毒後,大多數人的體質能夠消除病毒感染。「我屬於那2%的人——我的身體未能戰勝病毒。」門德爾松說。

實際上,幾種最危險的致癌型HPV病毒已經有疫苗預防,自2006年起,疫苗在美國批准上市。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指出,疫苗在青春期前孩子身上的免疫反應效果較好,所有孩子最好在11~12歲完成HPV疫苗接種。

門德爾松的雙胞胎兒女在2014年已經注射HPV疫苗,他今年剛滿10歲的小兒子也會在明年注射疫苗。他呼籲,為了兒女未來的身體健康著想,所有父母都應向兒科醫師諮詢是否可給孩子注射HPV疫苗。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經批准的三種HPV疫苗中,沒有任何一種是針對所有高危型HPV病毒的,因此注射HPV疫苗並不等於萬全的保障,不過早開始性生活、忠於一個性伴侶仍是重要的預防感染和致癌的方法。

「無論是什麼樣的性行為,你的性夥伴越多,就越危險,感染HPV病毒的風險越大。」對當前社會過於開放的性觀念,門德爾松語重心長地忠告年輕人:「這樣做不值得。」

變身HPV超人 傳遞堅強力量

從口咽癌四期到無癌症診斷,門德爾松可謂經歷了生死考驗。為了幫助更多的人,2017年他以「HPV超人」(supermanhpv)為名字建立網站。在這個網站上,他詳細介紹患病後學到的有關HPV病毒、HPV病毒相關的口咽癌和預防疫苗的信息,並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和目前的狀況。

通過他的網站,許多正在經歷治療的病人與門德爾松取得郵件和電話聯繫,詢問他有關治療的細節。上個月,他還與20多位來自世界不同國家的HPV口咽癌病人通了電話。

除了繼續經營家族企業,治療康復後的門德爾松還成為病友支持組織頭頸癌協會(Head and Neck Alliance)的董事會成員。

雖然幫助他人需要花費很多時間精力,門德爾松非常高興能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鼓舞其他病人,幫助他們面對疾病挑戰。他相信如果自己的故事能夠用來挽救生命,那麼「這就是我的責任」。

· 哪些人不適合注射HPV疫苗? 

· 6種癌症可由「性」而起 防HPV做對了嗎?

· 24歲女孩得子宮頸癌 分享症狀避免他人受傷害

責任編輯:李清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