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世衛報告:環境嘈雜有害健康

就交通噪音而言,高於53分貝的噪音在白天被認為是有害的,而在夜間,45分貝的噪音就被認為是有害的。(Pixabay)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8年11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萬梓清墨爾本編譯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編寫的一份報告顯示,生活在繁忙的街道兩邊、鐵路附近或機場附近的居民,面臨著更大的健康風險。

據都門(Domain)房地產報導,對於生活在噪音水平過高的環境下的人,心臟病、耳鳴、睡眠中斷和兒童認知障礙都是他們面臨的潛在健康風險。

根據噪音類型,研究人員認為在不同情況下,不同水平的噪音是可以被接受的。

就交通噪音而言,高於53分貝的噪音在白天被認為是有害的,而在夜間,45分貝的噪音就被認為是有害的。

而就鐵路噪音來說,白天和夜晚的有害噪音水平分別為54分貝和44分貝;飛機噪音分別為45分貝和40分貝。

西澳大學(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生物聲學研究員錢伯斯(Shane Chambers)說,專家們都知道環境噪音對健康的影響,但生活在其中的居民可能並不知道其生活環境中噪音的危害。

他說,人們很難知道生活中噪音的水平有多高,儘管智能手機裡有測試噪音的應用軟件,但它們不是很準確。

據悉,昆士蘭政府為一些地區的居民提供有噪音水平圖譜,西澳政府也在採取類似措施。

錢伯斯認為,在全澳能夠提供解決方案之前,人們可以隨時聯繫澳洲聲學學會(Australian Acoustical Society),為自己的住家檢測噪音水平。

他說,如果噪音水平高於正常值,房主可以採取一些簡單易行的隔音措施。

例如使用雙層玻璃窗戶,以及將門窗關嚴,這都會使噪音降低很多。

但對於生活在一些環境特別嘈雜(如附近有卡車經常路過)的地方的居民來說,這些措施是不夠的。

在墨爾本內西區的Maribyrnong,到處都有穿梭於港口和高速公路之間的卡車。

Maribyrnong Truck Action Group組織負責人麥克阿瑟女士(Samantha McArthur)說,讓人們對那些已有100多年歷史的房屋進行翻新,不僅花費不菲,而且效果也不見得有多好,當地居民希望在夜間和週末禁止卡車通行,這主要是為了讓人們有個清靜的機會。

責任編輯:李欣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