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華埠兒童培護中心 幼兒表演感恩節目

孩子們或裝扮成印第安原住民,或裝扮成清教徒,合舞慶祝大豐收並感謝上帝的恩典。 (蔡溶/大紀元)

人氣: 6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8年11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紐約中華公所屬下的華埠兒童培護中心昨天(21日)舉行感恩節慶祝活動,九個班級120多名小朋友為來賓及家長們表演感恩節由來的舞臺劇,共度感恩佳節。

華埠兒童培護中心2~4歲的小朋友,在各自的班級為家長表演節目,故事情節是:390年前在英國受到宗教迫害的清教徒,乘坐五月花船到了美洲大陸,得到了印第安原住民的幫助,印第安人慷慨地送去獵獲的火雞,幫助他們度過飢餓的冬天。春天到了,印第安人幫他們種玉米、南瓜。到秋天的豐收時節,大家合舞,一起慶祝大豐收並感謝上帝的恩典,也感謝印第安人的真誠幫助。

童稚的動作,讓觀眾們忍俊不禁。表演結束,孩子們呼喚著「媽咪」「爹地」奔向各自父母,爸爸媽媽們甘之如飴,放下相機,紛紛擁抱自己的孩子。

節目帶給家長的不僅是高興,也有驚訝和感恩。華人家長江女士說,感恩節讓三歲半的女兒Elma學會分享,了解美國的印第安人,孩子在體會美國文化的同時,當天還集體背誦了唐詩《鋤禾》 和《登鸛雀樓》 。「這麼小就能表演,很棒!」她說,非常感謝老師和學校如此用心地教育孩子。

華埠兒童培護中心主任李小愷說,培護中心就像個「溫暖的大家庭」,當天學校準備了火雞和必備的蕃薯、玉蜀黍,家長們也帶來美食佳餚,各班級的家長和老師、孩子們一起分享美食,孩子們用中文背誦唐詩,又載歌載舞表演《五月花號》的故事,這是華人將中國傳統與西方形式結合起來的慶祝方式。

她說,兒童培護中心雙語教學,老師們會講廣東話、國語和英文,既教孩子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同時採取一些手工和藝術形式,寓教於樂,讓孩子不會感覺過於嚴格的管束和沉悶,中西兼顧,相輔相成。培護中心全職老師、兼職的助教和義工等,一共30人,悉心培養120名幼兒。

中華公所主席伍銳賢與臺山寧陽會館主席曾偉康前來觀看表演,與孩子和家長們一起過節。◇

責任編輯:家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