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紐約街頭在變化 只有「抗亞馬遜」零售能存活

在曼哈頓大街上隨處可見的空置零售店面。 (施萍/大紀元)

人氣: 50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8年12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萍紐約報導)最近,一則亞馬遜總部要進駐皇后區,以及為此市政要犧牲近30億稅款的消息引發公眾思考。人們不由得再次關注街頭那些門窗緊閉,只貼出「可供出租」告示的空置的零售商業店鋪。有人危言:紐約市正從那個充滿奇特、新穎的各種各樣商店的獨一無二的城市,變成一個和美國其它地方一樣的「郊區模塊」。

曾把紐約的門市空置現象稱為「富有的鬼城」的《大西洋》雜誌(the Atlantic)昨日(3日)引用曼哈頓地產公司道格拉斯艾里曼的數據稱,曼哈頓的商業零售業地產中有20%是空著的;另外摩根大通關於曼哈頓「可供出租」的街頭零售店面的比例也很接近這個數字;唯有市議會關於商業房產空置的數據在10%以下。

不管怎麼說,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紐約市正在發生著重要的變化。如果房東們都期待著迎接那些能付得起高租金以及租期長久的房客的話,那麼無疑最終街頭的空房最有可能被品牌店和大公司的連鎖分公司所占據。

如果在西村或者第五大道上邊走走,會看到剩下來的仍在開門營業的店鋪,都是些飯店、咖啡店、美甲店、美容沙龍或者健身房等生意,他們的共同點是:他們提供的服務都是亞馬遜或者其它網絡商店上所沒有的。

文章引用《正在消失的紐約:一個大城市是如何失去它的靈魂的》(Vanishing New York :How阿Great City Lost Its Soul)一書作者莫斯(Jeremiah Moss)的話說,是城市的特殊政策導致了老紐約的消失。這些政策就包括郭德華時期一直到現在給亞馬遜等大企業的免稅政策。

莫斯認為,有幾個辦法可以讓那些使紐約市成為紐約市的特色零售業存活。其中一個方法是「小商業工作生存法案」(SBJSA),這個法案可以保證零售業的成功續租;另一個是不同地區的城市規劃法案,這可以限制連鎖店的數量;還有就是諸如「空置稅」一類限制房東空置房屋的措施。◇

責任編輯:家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