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腦科學集市 學生探索科學前沿

一揭大腦奧秘 家長、孩子玩中獲新發現 華裔研究員:欲探究「聯想記憶」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

兒童嘗試味覺測驗。 (王新一/大紀元)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8年03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王新一紐約報導)3月12日至18日是世界大腦意識週(Brain Awareness Week),紐約市西奈山醫院昨天(15日)在上東城舉辦了「腦科學集市」,不少對大腦奧秘感興趣的當地學生和家長到場探索了腦科學的最新研究發現。

圖為電腦分析語言的連貫性。
圖為電腦分析語言的連貫性。(王新一/大紀元)

在西奈山醫院的實驗室作研究員的黃卓立在「味覺測驗」的展位前,向前來參觀的學生們介紹了味覺與基因之間的聯繫。對於塗有同樣液體的試紙,現場一位媽媽嚐出了苦味,而另一個小女孩則完全嚐不出來。

黃卓立表示,不同的人對於苦味的敏感度是有差異的,而這種差異則來源於基因的不同。

不過這位家鄉是上海的研究員表示,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是腦科學領域與教育的結合,她希望未來能夠深入研究大腦的聯想記憶功能,「我們常常發現,如果兩件事情發生的時間很近,我們通常能夠通過一件事記起另一件,這是因為儲存這兩件記憶的神經元是有重合的部分的。如何把這一點應用到教育上,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這是我未來的研究目標。」

電腦診斷精神錯亂

高級研究院艾波特(Amelia M. Abbott-Frey)介紹了能夠診斷精神錯亂(psychosis)的軟件,這個被她認為是未來很有前途的研究方向的診斷軟件,可以通過病人對一些簡單問題的回答,判斷出其是否患有精神錯亂的可能。

艾波特向記者介紹,軟件會分析患者說話的連貫性,以及是否合情理,「比如,如果你說『一隻大象坐在一隻貓身上』,這句話語法是正確的,但是不合理,軟件就會知道你可能存在問題。」

不過,當被問及這種軟件是否會在未來取代醫生時,艾波特表示可能不會,「如果你讓病人抱著電腦對一個機器說話,這會是一個很奇怪的事情。」她說,軟件更有可能在一旁將病人和醫生的對話進行錄音,作為對醫生診斷更為客觀的補充。◇

責任編輯:文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