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那些只是把你當作人脈的朋友

江明

劈你的雷正在路上(圓神出版社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300
【字號】    
   標籤: tags:

你一定遇見過這樣的朋友,平時三百年不聯繫,一聯繫就問:「在嗎? 在嗎? 」也不說什麼事,但最後一句總是落在「能幫我個忙嗎? 」有時候是向你借錢,有時候是想拜託你介紹工作,有時候什麼都不為,只是想你在網路社群中給他小孩的照片按個讚。

這類朋友往往和你沒什麼深交,有的是在朋友聚會上認識的,有的連長什麼樣都忘了,但是每次碰到什麼話題說起你的時候,他總能裝得好像已經跟你熟得不行的樣子,並且在需要你的時候厚著臉皮找到你!

說實話,有時候我很佩服這種人,每次麻煩別人都表現得這麼理直氣壯,以至於你要是不幫他搞定這件事情,就會覺得理虧了,覺得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

文卿是一名視覺設計師,有很大一部分的收入來源於私底下接一些案子,幫朋友的網站、雜誌、新媒體做一些插畫和banner。身邊有一個做視覺設計的朋友,是件很美妙的事情。但是在文卿看來,她的手藝卻成了人際交往中一個很大的障礙,很多朋友找她做設計的時候,都想盡可能多地壓低價格,有的甚至請她幫忙免費設計,在那些朋友看來,畫一張圖對於一個視覺設計師來說,是一件隨手就可以搞定的事情。

這讓她痛苦不已,一方面礙於友情,看著對方那麼渴望的樣子,拒絕的話怕失去朋友,不拒絕又為難了自己,於是常常陷入兩難的境地。她說:「很多時候,都覺得他們是因為我有這門技術,才和我做朋友,弄得我現在一看到他們的大頭貼在螢幕右下角閃爍時,就會覺得心慌不已。」

這樣的情況其實很多。當你掌握了一門技能或者擁有一些資源的時候,之前早已淡出你社交圈子的朋友,又會重新進入你的生活。但是真正靠感情來維繫的朋友—就是那種當你危難的時候,第一時間想起的朋友,卻越來越少,這讓人感到抑鬱。

每當這種感覺來臨的時候,TwoTwo先生幾乎喘不過氣。他是北京一家網路公司的公關,因為工作關係,認識了許多媒體圈和網路圈的朋友。就在他準備在公司做一場大型線上行銷活動時,他才發現,原來很多平時稱兄道弟的朋友,不過是自己的一廂情願罷了。儘管他有八百多個好友,但來到現場助陣的用一雙手就可以數完。

他說:「回想起之前在工作中認識的那些人,儘管意料之中很多都是點頭之交,但是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美國一項針對當今社會交友的研究發現,越是想要把朋友當作人脈來結交的朋友,就往往越靠不住。因為一旦你離開了某個平台或職位之後,你對朋友說了一次NO,那麼這段脆弱而又敏感的關係,就會很快宣布結束。

報告中指出,現在社會由於網路和社交平台的興起,讓人們相識的門檻變低了,同時,心與心之間的距離也在很大程度上被拉開。你更願意把時間和精力投入一份對你有利的關係中,以及參加各種可以結識大量人脈的飯局聚會上。

在職場,因為同事經常變更,這樣的情況就更明顯。

八八是某部門的一名公務員,因為工作關係常年往返於北京和海外。按理說在首都中央機關當一名公務員,是一件非常讓人羡慕的事。但是對八八來說卻頭痛不已。不光是老家那些來北京求他託關係辦事的親戚,還有各種來北京參觀旅遊的同學需要接待,每次從國外回來的那幾天,都要被這些人搞得神經衰弱。

「很多人都是辦完事情,吃完飯抹抹嘴巴就走了,有時想要很堅定地拒絕,但真的很難說出口。」

自私鬼、勢利眼、自大狂,這樣的人在我們的生活中比比皆是,他們很少會站在別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不管這件事會不會麻煩到你,只要能達到目的,他們就能開口肆無忌憚地要求別人。

我們到了某個階段,交朋友會變得越來越困難,多年以來朋友圈子基本已定型,什麼人可以肆無忌憚,什麼人可以把酒言歡,其實在你人生較早的時期已經注定。

其實我們在生活中,本來就不需要太多朋友,只要他能在你最需要的時候出現在你身邊就好。他可能沒有很優秀,沒有那麼多技能,也可能不懂咖啡,甚至不通人情世故,說話笨拙,但是他們身上也會有很多閃閃發光的點,值得你去付出你的真心。

至於那些只是把你當作人脈的朋友,當然離得越遠越好!@

摘自   《劈你的雷正在路上:架設人生避雷針的50道修練》 圓神出版社提供圖文

責任編輯:顏靜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困境,也不盡然是壞事,它可以產生一種磨練作用,在悠悠歲月中教會我們冷靜、豁達與堅毅。
  • 做她的孫女時,她已年近花甲,是一個勤苦,訥言的老婆婆,兩鬢如霜,滿面皺紋,卻是一張美好的容長臉,眼眸明亮,溫暖的神色裡帶著一絲愁苦戚容,那是長期的磨難,憂患帶給她的。
  • 花園很美,逛花園卻有代價,欣賞美景的同時總會被叮咬幾口。就這樣,我們在得到與失去之間搖擺前行,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成長……
  • 那天一些鄰居正興致勃勃地站在我家門口看大字報,母親下班回來了,只見她掃了一眼大字報後,竟當眾將大字報撕得粉碎,然後豪邁地對鄰居們說:「白天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接著「砰」地一聲關上了院門,鄰居們面面相覷。
  • 在年少的我看來,繼母是「鳩占鵲巢」,取代了生母的位置。十五歲那年我離家出走,僅在寒暑假短暫回家。然而目睹了繼母頂住壓力稟持科學道德,我生發出對她的由衷敬佩。
  • 一群畢業超過了半個世紀的高雄中學校友,在他們奔波打拼退休之後,由總召陳辰武夥同當年班長劉樹台,以及數位熱心聯繫班友的同學,2016年終於把失聯了半個世紀之久的同學們聚集,召開了畢業後的首次同學會,人數雖不到當年班上的一半,在遲暮之年可以彼此分享過往的奮鬥人生,把手言歡,也是非常愉快的事情。
  • 媽媽,您的兒子沒做錯什麼,我只是用一顆真誠的心去告訴世人「法輪大法好!真善忍好」,僅僅因此被非法綁架到監獄。對不起!媽媽!讓您受驚嚇了。
  • 這種和相機捉迷藏的遊戲一直像個謎一樣好玩極了。真不知道我怎麼想出來的。但是那時候,我確信我有那個超能力:讓我的手指睡覺或唱歌。而且除了我,誰也休想知道。
  • 父母在,我們還有出處。父母走,人生只有歸途。「媽媽」,是個古老的話題,是個永恆的思念,是個親切的稱呼,是我們熟悉的背影,是我們生命孕育的締造者。
  • 人生有聚有散,縱有千般不捨,終須一別。我要回美國了,母女依依惜別,宛若兒時那樣,我倚靠在母親的懷抱裡,這最安全、最真誠和最溫暖的懷抱,撫慰了我的離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