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笑飛:易綱為何成為「瘸腿」行長

人氣 411

【大紀元2018年03月28日訊】易綱擔任央行行長之後,郭樹清出任央行黨組書記、副行長。這一任命確實不同尋常。

中共官員職務的配備,中央與地方有所不同。在地方,書記很少兼任行政職務;地位上來講,書記是一把手,行政官員是二把手。但是在中央部委,一般是部長同時擔任黨組書記(除非部長不是中共黨員)。當然在職務調整過程中都會有例外情況,但是多屬於應急的臨時措施。此次中共國務院機構改革,許多合併後的機構無法分流原有的官員,只好分設部長和黨組書記職務,比如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司法部等等。

因為中央部委的行政職能比較單一,不論是從工作量上看,還是從政令暢通和效率方面看,部長和黨組書記完全可以而且有必要由一個人擔任。如果這兩個職務分置,就涉及權力分配的問題。按照《國務院組織法》的規定,國務院各部委實行部長負責制,而中共的基本原則之一是「黨管幹部」。也就是說,行政職能由部長決定,而人事任免由黨組書記拍板。例如交通部網站顯示,其黨組書記楊傳堂的分工是「負責幹部人事和教育培訓工作。分管人事教育司。」這種格局就很微妙了,如果部長沒有人事權,就是瘸腿部長。部長做了決策,但是負責執行的下一級官員不免還要看一看黨組書記的臉色。所以央行的這兩個職務分置,很難說沒有一些特殊的原因。

有一種解讀是說海歸人員不被中共信任。筆者認為這種現象是存在的,但是易綱不屬於這種情況。中共對中國社會實施滲透和控制主要依靠兩大群體,一個中共黨團員,另一個是國家公職人員,其中後者的作用更加直接。所以中共對公務員群體的控制就非常細緻,包括從小到大的洗腦教育和體制同化。海歸人員的樹立人生觀世界觀最關鍵的幾年時間沒有處於中共的控制之下,而且是在西方社會度過的,這在中共眼裡已經是異類了。公務員考錄過程中有個環節是「政審」,關於海歸人員,筆者認識的一位中央國家機關人事部門工作人員說,「海外這幾年的政審結論,誰能給他(她)做啊?」當然不是說中共國家機關全部拒海歸人員於門外,但是會再 三防範。易綱以學者的身分進入專業性較強的貨幣政策委員會,一方面是這些職務確實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另一方面也是說明易綱確實具備相當的能力和水平。不論他入仕的初期如何,但是經過二十年的體制同化,他的職務逐級提升而且位高權重,說明他的海外留學和工作經歷早已不是他的政治包袱。

筆者猜測,易綱出任央行行長是中共內部權力鬥爭到最後一刻妥協的結果,而郭樹清任央行黨委書記也是後續權力博弈的一步棋。海外媒體就央行行長人選多次爆料,但是相對不被看好的易綱走馬上任。也許不是海外媒體的消息不夠靈通,而是權力博弈確實過於激烈。易綱的中共中央候補委員的身分也從側面印證了這個判斷。因為一般來說,如果易綱早就被內定為央行行長,在中共十九大上就會被安排「當選」中央委員。

圍繞央行行長的職務,中共內部之所以博弈到最後一刻,與央行的重要地位有關。簡單的理解,金融行業是國民經濟的中樞,而央行是金融領域的中樞。

朱鎔基擔任副總理的時候曾經兼任央行行長,之後傳位給戴相龍。2002年底,朱鎔基總理任期即將結束的時候,戴相龍被打發到天津任市長,江澤民派系色彩濃厚的周小川接任央行行長,連任三屆超過十五年。本來按照中共規定,2013年周小川就已經超過了正部級退休年齡,但是又通過擔任政協副主席而擺脫了這個限制,繼續把持央行五年。據傳江派試圖推動周小川擔任國務委員兼央行行長以獲取更大的權力,被胡溫堅決抵制住了。

在中共體制內,卸任的官員對於繼任者人選有一定分量的發言權。據傳當年江澤民安排吳邦國任總理,但是朱鎔基堅決要求溫家寶接任。當時正是江澤民派系權勢熏天的時候,但是依然沒有能夠得逞,可見一斑。雖然易綱不足以被認定為江派人馬,但是易綱與周小川的關係密切,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實。易綱與周小川在央行共事十五六年,其步步高升必然是得到了周小川的大力提攜。由易綱接替周小川,是周小川與江派為維持其利益的如意算盤。但是郭樹清的到來令他們的如意算盤很可能是竹籃打水。

與其它部委部長和黨組書記分置不同的是,郭樹清不是僅僅在央行任職。他是在銀保監會主席的職務之外又擔任了央行黨委書記。原來的保監會、銀監會兩個機構,以及證監會的一部分職能都是從央行分離出去的。由於監管職能在客觀上就有重疊,而各個部門又各自為政爭權奪利,所以當時一行三會(有時還要加上財政部)之間矛盾重重,打得昏天黑地一塌糊塗,也是中共官僚體制的一道特有的風景。現在郭樹清有三個身分,央行黨委書記,可以控制人事權;銀保監會主席,可以與易綱就有關事務平等對話;央行副行長,雖然低於易綱,但是可以參與央行高層決策,而其它兩個身分令這個身分的影響力大大擴展。這使得易綱的權力進一步被削弱。

原國資委主任蔣潔敏上任半年就落馬,他當時也只擔任了國資委黨委副書記,不排除當時這種安排是早有籌劃。當然,目前尚沒有跡象表明易綱會步蔣潔敏的後塵,但是圍繞央行控制權的爭奪剛剛開始,以後出現什麼情況都是可能的。

責任編輯:任慧夫

相關新聞
人民幣貶值壓力 中共稀釋美元在貨幣籃的權重
外媒:這四人在爭奪中共央行行長職位
央行行長周小川的接替人選引關注
周小川即將退休 誰將接掌中共央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