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鑽空子! 這些人這樣利用音樂騙錢

人氣: 26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8年03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編譯報導)通常的騙術主要針對個人,容易受到媒體關注。利用音樂行騙的一些手法真是難以想像,為了錢,有些人真的是絞盡腦汁,出其不意。

Global News刊登的這些故事顯示,一些騙子看起來在利用機構政策的漏洞行騙,就算逮住他們,也很難說他們違法。

2018年的最新故事,保加利亞有人將他們擁有版權的歌曲上傳到Spotify音樂網站,然後建立了數千個Spotify賬戶來連續播放這些歌曲,像機器人那樣不停播放,4個月後,賺了300萬美元。如果沒人注意到這些播放太異常,這騙局還會繼續下去。調查發現,2個播放表共播放了467首歌曲,每月吸引1,200個用戶,這些用戶不斷重複聽同樣的歌。

去年,Samir Mezrahi在iTunes上發布了一首名為「A a a a a Very Good Song」的歌,全長10分鐘,沒有任何聲音,那5個「a」使這首「歌」在iPhone手機上播放音樂時總是排在前面。這首歌在iTunes的播放價格是99美分。

根據Spotify的規定,一首歌需要連續播放至少30秒鐘才會付錢,過了30秒,就當整首歌都聽完了。在2015年,一個名為The Pocket Gods的英國樂隊想出了這個招數,發表了一個100首歌的歌曲集,每首歌剛好30秒。一切都合法,樂隊沒說他們因此賺了多少錢。

對相關政策利用得更絕的是,在2014年,Spotify還沒規定上傳的歌曲必須是音樂文件。結果是,Vulfpeck樂隊上傳了有10首「歌」的歌曲集,每首長度30秒鐘。可是,每首歌都沒有音樂;他們還要求粉絲在睡覺之前啟動重複播放這歌曲集的功能,8小時的睡眠時間導致聽了960首歌曲(重複聽)。理論上,每名粉絲每晚為Vulfpeck創收5美元。

責任編輯:岳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