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谷歌出報告 教你如何「被忘記」

近期,谷歌因被爆料為中國市場設計審查搜索引擎,引發廣泛輿論。美國政界擔心,此舉將會加強中共審查力度。谷歌則拒絕透露該項目細節。美媒近日曝光一份谷歌內部會議記錄,洩漏了更多的這個「中國項目」的信息。(Loic Venance/AFP/Getty Images)

人氣: 17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8年03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萍紐約報導)現代科技讓人無處遁形,一點谷歌你的所有信息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歐盟法庭在2014年的時候宣布一個裁決,允許人有「被忘記權」(Right to be Forgotten),要求谷歌公司刪除含有要求者個人信息的網絡鏈接。日前,谷歌公司出具報告,表明有誰申請了、什麼信息被刪除了以及他們刪除了多少信息。

在這份名為《被遺忘權的三年》(Three Years of the Right to be Forgotten)的17頁的報告中,谷歌公司透露,截止到去年年底,共有四萬個歐洲人申請了這項權利,其中大約1,000個政府官員和政客,以及600個名人;相應的網址有237萬個。

這些人最迫切刪除的兩個內容是個人信息和官司歷史。其中三分之一的網址和社交媒體和名錄服務有關;五分之一的網址是引述了要求者的新聞或者政府網站。

但是谷歌並沒有把所有被要求的內容全部刪除,因為他們要審核這些信息是不是歐盟法庭判決中規定的「不準確、不足夠、不相關或者過分」的信息;而且谷歌還要把握網站內容對公共利益和個人隱私的影響之間的平衡。

比如,谷歌不會刪除暴力罪犯的信息,也會保留上市公司的文件。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歐盟成員國,以及冰島、盧森堡、挪威和瑞士的居民才有資格提出「被遺忘」的申請,美國沒有這樣的法律。而且,谷歌也只刪除要求者國家境內的內容,同樣的內容在其它國家也許還能看到。

所以,你如果過去什麼時候在互聯網上透露了個人的信息,你現在又想刪除了,最實際的辦法是找水軍猛發新帖,從而把你不願意公開的信息擠到後面去——這招兒聽上去還是不那麼保險,但似乎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谷歌的這個報告在谷歌上一搜便能看到。◇

責任編輯:家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