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伊利董事長或失聯 大陸兩媒體人被捕

人氣 13259

【大紀元2018年04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方曉報導)大陸兩名自媒體人(前資深記者)被拘捕,其中一人發表《伊利公司董事長潘剛或失聯》的文章,另一人同日刊發「虛構小說」,被指是影射伊利集團的董事長潘剛一度逃美避禍數月,現回國接受調查。

3月26日上午,自媒體人鄒光祥發布的文章《伊利公司董事長潘剛或失聯》被網民大量轉發。文章表示,伊利股份董事長潘剛已經離開中國赴美超過半年,其本人在近期回國,但很快被有關部門帶走並被要求協助調查。

對此,伊利方面發公告回應稱:該消息與相關信息不實。但是伊利股份當日一度重挫逾4%,截至收盤,股價跌幅3.53%。

3月28日,鄒光祥被呼和浩特警方從北京家中抓走,並以涉嫌毀謗和惡意攻擊的罪名刑拘、並提請檢察機關批准逮捕。

鄒光祥原是《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後辭職創辦自媒體「光祥財經」。

另一名自媒體人劉成昆4月2日在北京亦被呼和浩特市警方跨境抓走,現在正被刑拘。他是《時代週報》前資深記者。

劉成昆在自媒體刊發了「虛構小說」《出烏蘭記:盤先生在美利堅》,小說虛構了烏蘭國匈奴省乳製品企業匈奴股份董事長盤先生,多年來通過不斷鑽營,不到30歲就當上匈奴股份二把手,在匈奴股份IPO過程中盤先生將一手提攜自己的恩人前任董事長關耳先生送進監獄。盤先生滯留美利堅國已近半年,妻女、父母及弟弟一家也都在美利堅國,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但近日,盤先生回國,隨即被有關部門帶走接受協助調查。

上述虛構小說在網上熱轉。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劉成昆一位前同事趙先生表示,關於潘剛被查的傳言並非空穴來風,並且,潘剛已隱身數月。

大陸財新網報導,潘剛最近一次公開露面,是1月8日在美國哈佛大學演講。財新記者曾通過微信給潘剛撥打電話,但對方未接聽;記者微信留言後,對方僅回復謝謝。

伊利集團是內蒙知名乳業企業,但也因人事風波頻發、涉三聚氰胺毒牛奶、以及集團高層涉利益輸送而備受輿論關注。

48歲的潘剛現為伊利集團、伊利股份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2002年,32歲的潘剛擔任伊利集團總裁。伊利股份2017年三季報顯示,潘剛持有伊利股份3.88%股份,為公司第三大股東。

截至目前,已有至少七名記者因在網上發文揭潘剛貪腐黑幕而遭內蒙警方打壓。

2011年6月13日,伊利股份股價跌停。市場傳出消息,伊利大跌可能是在一份由前伊利原董事長助理張三林具名的實名舉報信中,指伊利股份董事長潘剛涉嫌與其多名家屬共同掏空公司。

舉報者稱,伊利公司5年來長期虧損或持平,在銷售收入基本相同的情況下,淨利潤比蒙牛低了近一半,原因在於這些利潤相當部分進入了潘剛等高管及其親屬們的腰包。

當時伊利集團發出聲明,稱舉報信為「誹謗信」,又稱已向公安機關報案。

當時有消息稱,大陸媒體陸續收到中宣部對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被舉報捲入巨額貪腐醜聞一事的報導禁令。

而實名舉報潘剛的張三林卻神祕地與外界失去聯繫,當時有消息稱,張三林正四處躲避抓捕。#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中宣部禁止報導伊利董事長潘剛貪腐
陽光保險舉牌 伊利股份緊急停牌的背後
【翻牆必看】中國「絕望世代」的背後
限韓令解封又收緊 韓樂隊在華演出突遭取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