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紐約市幼兒園四成學童跨區就讀

紐約市新學院的紐約市務中心2日發表一項關於擇校的研究《選擇的悖論》,吸引上百人前往聆聽。 (玉凌格/大紀元)

人氣: 2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8年05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玉凌格紐約報導)紐約市新學院(The New School)的紐約市務中心(Center for New York City Affairs)5月2日發表一項關於擇校的研究《選擇的悖論》(The Paradox of Choice),研究指出2016-17學年,紐約市首次就讀幼兒園的學童中有40%跨學區就讀,但十年前只有28%。

報告稱,在分析學校隔離(school segregation)現象時,往往會忽略越來越多的家長會將孩子送到其它學區就讀這項因素。該報告發現過去十年來,大量的父母會跨區替孩子在種族、階級或學術需求等方面,尋求合適的就讀學校。

在2016-17學年,有59%的非裔幼童,跨區就讀幼兒園,其中一半進入特許學校(charter schools)。而西語裔則有39%、白人為29%,亞裔有28%。

報告數據顯示,孩童的家境富裕以及其父母有較高教育程度,跨區就讀現象也較高。反之,如果孩子的父母經濟不優渥、學識不高者,還是會留在當地表現不佳的學校入學。

另外,該研究發現在低收入、非裔及拉丁裔社區出現大量學童跨區就讀情形,而且父母替孩子選擇學校,讓數千名幼童離開貧困社區的學校轉入較好的學校上學,確實讓孩子享有較佳的教育機會。

只是這種跨區就讀現象卻造成那些窮區學校面臨經營的挑戰,在哈林區(Harlem)和布碌崙貝德福德-史岱文森地區(Bedford-Stuyvesant),只剩不到25%的幼兒園學齡的孩子上當地的學校。

報告也稱在一些富裕社區中,超過一半的父母會為孩子做選校的決定,這意味著社區中的種族和經濟上的差別性對是否要在當地學校就讀是會產生一定影響。

再者,研究還指出,在大多數亞裔、白人社區以及收入較豐的社區,相對有較高比例的兒童入學於當地學區的學校,因為父母較滿意那些學校的表現。

在被問及如何替子女選擇就讀學校的條件時,有父母表示,比較喜歡在居住的學區中就讀負擔得起學費的學校。

市長白思豪與一些市府官員們長期以來一直聲稱,住家區隔是造成學校隔離的主要原因。但報告稱,在學校系統中,住房隔離並不是造成學校隔離的唯一解釋理由,家庭經濟與父母教育程度也是影響因素。

由於教育部考慮在上西城地區的一些頂尖中學實施一項試點計畫,欲保留25%的座位給成績較後面的學生,「學校選擇」頓成高漲熱議的話題。◇

責任編輯:文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