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政府擬新法 中資收購德企將更難

人氣 730

【大紀元2018年08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祝蘭德國報導)中國投資者想收購德國企業,將變得越來越困難。德國政府新擬草案,限制境外企業在德國的收購行為,特別是加大中資併購德企的難度。非歐盟企業投資德國企業時,股份達到15%,聯邦政府就可以插手,這比原來的25%低得多。

據德媒《世界報》近日報導,德國聯邦經濟部擬草案,計劃加大力度阻止非歐盟投資商參股或收購德國企業,目的在於阻止技術知識和專利外流,更好地保護國家基礎設施。

聯邦經濟部長Peter Altmaier說,在跟國防相關的企業、有爭議的基礎設施,或者其它涉及公民安全的技術領域,例如IT領域,「我們打算將來可以更仔細地觀察。」

迄今為止,外國投資商參股達到25%時,德國政府才有權干預。Altmaier說,現在打算降低門檻,以便能夠檢查更多涉及經濟敏感領域的收購案。

一份新擬定的法律草案這麼寫的:將來如果歐盟以外的投資商,「要直接或間接地參與至少15%的德國公司股份」,聯邦經濟部就可以干預。

法律或於今年生效

聯邦經濟部建議更改《對外經濟條例》(AWV),目前正與政府其它部門商討此提議。據悉,一份允許更多控制權的法案今年可能就會生效。

該舉措尤其針對中國投資商。德國聯邦政府8月初才剛剛做出決定,禁止機床製造商Leifeld Metal Spinning將其公司出售給中國投資商。這是德政府首次禁止中國人接管德國公司,理由是,出售該企業可能對德國公共治安及安全構成威脅。

據分析,該事件是草案出台的導火索,因為德國內閣一直還在討論此事,擔心中國投資商再次提出收購。

近年來,許多中國企業投資德國企業,包括令人備受關注的機器人技術公司庫卡、半導體技術公司愛思強和電網運營商50Hertz併購案。部分已被叫停,但是數量之廣、速度之快,讓德國政府感到擔憂,害怕流失自家技術,或國家安全受威脅。德國貝塔斯曼基金會今年5月發布的一項調查也顯示,中資在德國參股時往往是出於政府利益。

為阻止這種趨勢,德國政府採取了多項措施。例如,聯邦經濟部去年加強了《對外經濟條例》,將檢查收購案的期限從2個月延長至4個月。現在再將干預的門檻降低,把參股比例25%降為15%。

德聯邦經濟部長還說,這些原本是企業的決定,聯邦不會干涉。但是在涉及國防、有爭議的基礎設施或特定的安全技術公司,聯邦將來會更加留意。#

責任編輯:余平

相關新聞
防中資  歐盟是否嚴審外資併購本週明朗
中國投資者看好德企 收購額創紀錄
德最高情報官:中共收購技術威脅國家安全
中資海外擴張變狼來了 英德加強外資審查防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