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華人:天才班應先擴展 多元化隨之而來

不篩選哪能挑出「天才」 非西裔讀天才班比例低 因其社區沒有天才班 故應先擴展

纽约市的天才班憑測試入學。 (大纪元资料图片)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8年08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王新一紐約報導)近日,紐約市教育局長卡蘭薩(Richard Carranza)在採訪中,質疑了紐約市天才班不夠「多元化」,學生中只有22%是非裔及西語裔,並指出單一入學考試為「病因」,稱自己不相信四、五歲孩子的考試成績,能判斷出他們是否有天賦。

對此,紐約同源會會長陳慧華(Wai Wah Chin)指出,如果不考試,要對四、五歲的孩子進行面試之類的其它考核方式,恐怕更加困難,而如果天才班不進行篩選,也就無所謂「天才」之稱。

「教育要因材施教」,陳慧華說,「你教給孩子的一定是他不知道的東西,這就是為什麼要有天才班,選出一批孩子去學習更難的內容。你教的東西孩子早知道了,那不是教育。」

陳慧華說,局長要向天才班「開刀」前,不知是否先去了解眾議員艾維樂(Tony Avella)在所有學區開設天才班的提案(S9141)。

教育網站Chalkbeat的一篇文章中質疑提案的有效性,認為現在天才班已經族裔不平衡了,再擴展數量有什麼用?

陳慧華說,目前天才班中非裔、拉丁裔人數少,很大程度是因為非、拉丁裔聚集的社區的學區里,根本沒有天才班,「如果整個學區的學生99%都是非裔、拉丁裔的孩子,那麼天才班無論怎麼選,選出來的一定也還是非裔、拉丁裔的學生多,這不是真正地在幫助孩子嗎?」

目前紐約市五個面向全市招生的天才班中,位於東哈林區的「年輕學者中學」(TAG Young Scholars)中,各族裔學生比例較為平衡,非裔、拉丁裔學生也比其它四所多出不少。陳慧華表示,族裔比例與學校的地理位置不無關係,「大部分人還是會去離家近的地方上學。」◇

責任編輯:文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