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憲與子貢 一貧一富各有風采

作者:宋寶藍
元 趙孟頫《甕牖圖》卷(局部)。圖繪子貢見原憲於其居所,桑木為門軸,破甕為窗口之陋室,以昭示君子以德樂道之理,故事出於《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2497
【字號】    
   標籤: tags: , ,

孔子的弟子中,有的生活貧困,譬如顏回、原憲;有的善於經商,富甲天下,譬如子貢。一貧一富,在孔門之中,各有千秋,演繹得斑斕多彩。

原憲,字恩,據說是魯國人(一說宋人),是孔子的弟子之一,居住在魯國。他所居住的環境非常狹小,只有一間小屋子,而且屋子的構造極為簡陋,用家徒四壁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屋頂蓋著新割下的茅草。房門由蓬草編成,四處透著亮光。門軸呢,則用折斷的桑條作成。窗戶上放著破甕,以此將小屋分隔為兩個小室,再將粗布衣服塞住破甕口。這般光景,儼然是修道士的居所,頗有隱士之風。

至聖先賢半身像 冊──原憲(子思)。(公有領域)

一到下雨天,這樣的草屋常常是上漏下濕。原憲住在這樣的屋子裡,臉上沒有絲毫的憂愁之色,他能端端正正地坐在屋裡彈琴唱歌,自娛自樂,仿佛心中自有桃花源,仿佛心靈世界飛翔著鸞鶴,自由自在地翱翔於天際。

子貢,也是孔子的弟子之一,其人才思敏捷,善於辯論,也善於做生意。他跟隨孔子學習,後來到衛國作官,又在曹、魯之間經商。因其經營有道,賺下千金產業,是中國史上第一位儒商,也以卓越的辯才留下傳奇。

至聖先賢半身像 冊──端木賜(子貢)。(公有領域)

當年,齊國田常想要叛亂,調動齊國幾位重臣的軍隊攻打魯國,好為自己謀得時機。孔子聽說此事,派子貢遊說列國。子貢憑著出色的辯才,改變了五國十年之內的局勢,既保全了魯國,擾亂了齊國,滅了吳國,還使晉國更加強大,同時促使越國稱霸。

這次出使在史上很有名,成為千載傳奇。子貢憑著卓越的才華,雄厚的財力,與各國國君交往,甚至能和諸侯分庭抗禮,所到之處很受世人尊敬。

有一天,子貢穿著暗紅色的禮服,外面罩著素雅的長衫,駕著他的駟馬大車,去看望原憲。原憲居住的地方,那條巷子非常窄小,子貢的「豪車」根本無法通過。他只好下車,穿過小巷去見原憲。

原憲戴著裂口的帽子,穿著沒有後跟的破鞋,拄著藜草作的藜杖去開門。子貢說:「唉!先生,您生病了嗎?」言外之意,您怎麼會是這般模樣?

原憲接著話題,為子貢闡述了一番他對「貧、病」的理解。他認為,一個人沒有什麼家財,可稱為貧;光學卻不會實踐,這才叫做病。原憲認為自己是很貧困,但可沒有生病。

子貢富甲天下,卻也很有修養。聽了這番話,他很禮貌地退後幾步,臉上露出羞愧的表情,以示對原憲的禮待與尊重。

孔子的這二個弟子,一貧一富。貧者,可以安貧樂道,不為外界所動,榮辱淡然;富者,可以匡扶一國,保全周禮的延續。或許他們知道,學道學藝,跟家境出身沒有關係,跟財富多寡也沒有關係。當他的心擺放對了,無論貧窮富貴,地位尊卑,都不能動搖他的心志。這二人的故事,各有千秋。@*#

(參考資料:《莊子・讓王》、《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卷六十七)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唐太宗李世民不但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帝王,在中國書法史上,他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唐太宗從小就受翰墨薰陶,雖然半生戎馬倥傯,但只要有機會就會揮毫作書...
  • 《三字經》裡面說:「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孔融以四歲之資,無須父母叮嚀就懂恭敬兄長,這種先他後我的品行,流傳千古而光耀生輝。
  • 姑布子卿相術精明,而且他的相術和解讀也不同於一般的看相人。有一次他為孔子看相的故事,留下「喪家之狗(犬)」的說法。附篇:八字實例分析:「特別格局」中的「從官殺格」。
  • 傳統私塾教育不僅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師生家校關係、教育的社會效益等方面達到了當今中國社會教育所無法企及的高度,而且,傳統私塾教育在傳承中華正統文化方面功不可沒。今天的國學得以仍在社會上流傳,沒有私塾教育是很難想像的。
  • 清佚名(傳元錢選)《洗象圖》
    「香象渡河」一語源出於佛教經典,比喻僧人證道深刻。今天的漢語成語中,有五百多條都是來源於佛家理論、修行實踐故事,比如「大千世界」、「生老病死」、「芸芸眾生」、「借花獻佛」等等,隨手拈來。
  • 西元前484年,子貢出使齊、吳、越、晉四國,改變了五個國家的命運,此次吳國伐齊救魯,取得了很大的勝利,吳王夫差的爭霸之心也更加迫切...
  • 蒼頡觀察萬物而創造了文字,虞卿困居大梁而著書傳世。
  • 九江郡暴虎為患,宋均擔任太守時,勤政愛民,除貪官,提拔忠良,撤柵欄,老虎陸續渡江離開。李白騎驢經過華陰縣,縣令制止,李白表明身分,縣令大驚謝罪。
  • 楊季達不欺暗室,其妻夢見神明告知,他將考中狀元。李翱的女兒讀盧儲文章,大為讚賞,預知他會高中。
  • 中國山水畫
    山東寧陽縣有兩個古老的地名:「東疏」「西疏」(現西疏併入了東疏鎮)。這兩個地名是怎麼來的?是為了紀念西漢名臣疏廣、疏受叔侄而設的,其背後有一段真實感人的歷史故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