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人臉識別氾濫 紐約市欲立法限制

限制大樓房主、企業主使用 對個人隱私造成威脅 加劇本來就是強制性的關係 市民更趨向全面禁止

人氣: 7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9年10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萍紐約報導)iPhone10和 11系列可人臉識別開鎖;JFK第一候機樓使用人臉識別自助登機;房東用人臉識別代替門鎖……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人臉識別」技術開始出現在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本週一(7日)市議會召開公聽會,欲推出三條立法限制這個技術的使用。一些市民作證表示,他們支持立法,更支持將其全面禁止。

圖為人臉識別系統。
圖為人臉識別系統。(YOSHIKAZU TSUNOGetty Images)

根據《紐約郵報》消息,JFK機場官員週二宣布,肯尼迪國際機場的第一候機廳已經使用了人臉識別生物技術,旅客可以「自助」登機,也就是說,你只要在某一個儀器前照個像就可以上飛機,不用再帶什麼護照、駕照、登機卡了。

這個數碼驗證過程是這樣的:旅客的數碼照片會傳送到美國海關旅客驗證服務中心,在那裡機器會執行照片與移民部門或者美國護照發放部門的原始資料之間的對比過程,之後旅客的身分以及是否可以登機的資料全部出現,如果對比顯示成功,旅客就可以登機了。這個過程只需幾秒鐘。

漢莎航空已經採用了這種高科技登機辦法,這個候機廳的其它航空公司如法航、日航和挪威航空公司都準備使用這個技術。

在紐約市內,一些大樓的房東也在把人臉識別當大門鑰匙。週一的市議會聽證會上,人們在討論限制大樓房主、企業主使用生物識別技術的方法,如使用這個技術的房東需要在市府登記,並在城市網站上顯示出來;企業主如果使用了人臉識別,需要用明顯的標誌提前告訴顧客;房東如果用人臉識別技術代替鑰匙,還需要給租客一把備用的傳統手動開門的鑰匙等。

有市民表示,這種人臉識別軟件對個人隱私造成威脅,而且一旦操作失敗還容易把租客鎖在門外。

一個華裔居民組織代表張小姐(Christina Zhang)代表下東城Knickerbocker Village的居民說,很多租客抱怨這個技術不好使,「你要和照相機周旋好一陣才能讓它辨別出你。」

所以很多人說,他們與其支持這些限制法案,還不如說更願意全面禁止這些技術的使用。

「給房東控制住戶的生物數據的權利加劇了本來就是強制性的關係。」一個布碌崙的律師說,「房東拿這些數據可以做很多事情,讓租客面臨風險。」

目前人臉識別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執法機關,包括紐約警察局,這個技術一直被隱私提倡者與數據研究人員所詬病。◇

責任編輯:家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