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進補」不如防風保暖

人氣 121

【大紀元2019年11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綉惠柔斯密報導)11月8日是中國傳統24節氣的立冬,大多華人都遵從「補冬」的習俗。因為冬季氣溫偏低,中醫認為人體容易積存陰濕,這個時節容易感受風寒、氣喘、過敏性鼻炎也較容易發作,所以許多華人會在這時候進補。

于家山(右)赴加州首府沙加緬度(Sacramento)參與中、西醫聯合義診。(于家山提供)

但中醫生于家山認為,現代人的營養豐富,加上南加州氣候溫暖,冬天並不算冷,所以他提醒大家:冬令進補,不如多注意防風、保暖。

他說:「冬季進補的觀念其實要糾正。」冬季容易出現感冒引發呼吸系統疾病或者是因受風而引起的關節疼痛,其實都可以通過防風、保暖來避免。于家山解釋,南加州冬季並不冷,如果進補了,可能會出現高血壓、高血脂等問題。他建議冬季可以吃牛肉、羊肉這種熱量比較高的食物,但要注意不能多吃,並免身體太燥,反而會引起咳嗽;四時水果都可以吃,沒有太大影響。

于家山認為現代人接受訊息量太多,很多生活常識都是屬於「個性」化的,並不適用在所有人身上。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需要的保健方式也不一樣,但網路上充斥各種保健知識,將這些各別的保健方法用到所有人身上,並不一定適合。

各家中醫提高自體免疫力的方式都不一樣,但都還是「因人而異」,依據個人狀態調整體質。他分享了提升自體免疫的方法:如自己給自己按摩,當全身的「痛點」都消除了,身體也就強健了。于家山說:「通過自己按摩、對應穴位可以提高自體免疫力。」手掌虎口附近的「合谷」穴、手肘彎曲處的「曲池」穴都是可以經常按摩的保健穴位。

有些慢性的呼吸系統疾病可以通過自己按摩痊癒。他以「鼻炎」為例,西醫治療鼻炎多半是用抗生素來控制病情,很容易復發,但他會教病人自己按摩穴位。如果夏天開始治療,經過秋、冬沒有再犯,隔年夏天「鼻炎」就可以完全根治;如果是急症,如嚴重的「鼻竇炎」,也可以透過針灸治療,一次就可有顯著的療效。但如果要根治,這個漫長過程,則需要病人自己來做。

于家山說:「身體沒有痛點,身體就健康了,只要有痛點,身體就不平衡,所以我的方式是『治痛』。」

絕大多數的美國人對中醫的認識都很有限,但于家山表示,有些病人是因為西醫看不好了才來嘗試看中醫。他幫助美國退伍軍人治療多年,有的病人除參軍時肢體受傷外,還患有「創傷後遺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這些精神上的傷害也可以通過針灸治療,「中醫有豐富的經驗來治療這些問題,針灸可以減緩他們的焦慮。」

于家山說,剛開始時很少人相信中醫可以治療「創傷後遺症」,但通過實際的診療,發現中醫真的有療效,加上相互熟悉和溝通後,接受的人越來越多。也有西人開始服用中藥。

11月3日,于家山與多名學生赴加州首府沙加緬度(Sacramento)義診。此活動由沙加緬度中華文化基金會主辦,除了中醫外,還有西醫聯合義診。于家山表示,這是加州規模很大的義診,這是他第四次參加此活動,每年都會有上千人來諮詢健康問題。

于家山表示,中醫在美國近五十年來始終以「針灸」的方式為人所知,當其實中醫有很多不同的科目,他希望能扭轉西方人對中醫只有針灸的印象。他說:「中醫在止痛、婦科、骨傷科都有很好的療效,傳統中醫各科都有均衡的發展,不只是針灸而已。」

于家山曾有名日耳曼裔的患者,這名病人性格急躁,很容易發脾氣,因C型肝炎進行過肝臟移植手術,但兩年後復發。這名本來只能等待再次換肝手術的患者因緣際會認識了于家山,透過穴位按摩、提高了免疫力,後來竟然等到了西醫發明的藥物得以完全治癒。

于家山表示,這名病人不只是肝病好了,甚至脾氣也變了。他說,中醫治療其實不只是改善身體,也會讓人性格發生變化;有些人容易急躁,可能就是身體不舒服或者哪有問題,只是自己不知道,如果身體好了,脾氣自然也好了。◇

責任編輯:孟文瀾

相關新聞
冬令進補  依五行調理藥膳更貼切
談古論今話中醫 / 冬季進補,可不要補過頭!
天冷進補   寵物也能冬季進補嗎?
40歲後渾身疼痛不舒服 可能是凍膝蓋惹的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