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長庚推大學社會責任 USR團隊導入遠距醫療

長庚大學研發「手攜式腹部超音波系統」,可以至偏鄉或社區做初步篩檢,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量。(長庚大學提供)
人氣: 49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9年03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長庚大學積極推動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USR)計畫,將「心震圖技術」與「手持式超音波」研發成果帶入桃園市復興區,陪同醫護人員進行居家及定點醫療照護,及早偵測出心血管或肝臟是否異常,2018年當地居民有97人次參與測量,篩出27人次需要進一步檢查與追蹤。

USR是指大學透過教學、研究和公共事務的參與,帶給社區裡的人們在社會與經濟福祉上的改變,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崔博翔教授表示,長庚大學以桃園市復興區為實踐場域,該區雖有豐富的天然觀光資源,卻也因地區偏遠而衍生經濟、醫療、教育等問題。

長庚大學USR計畫團隊帶入「多通道心震圖量測技術」、「手攜式腹部超音波系統」等醫療科技,並推動多元服務內容,包含逆世代衛教宣導活動(視力、口腔、運動傷害、禁菸去檳及飲食)、文化行銷及資訊教育等不同層次的關懷。期望智慧醫療科技能深耕於復興區,未來有機會成為全國偏遠地區醫療的典範,滿足更多偏鄉場域的需求。

崔博翔說,2018年度共執行5次,少則10多人次、多則有30人次參與,平均約2個月至復興區舉辦一次遠距醫療健康促進活動,每次都會篩出需要再進一步檢查或持續追蹤的民眾,今年度擬於4月初辦理第一場。

2018年10月及12月USR團隊當時在比亞外部落、羅浮部落的文化健康站,共有35人次做超音波測量、36人次做心震圖檢測,結果前者有9人次檢查出脂肪肝、膽結石、膽囊瘜肉、膽沙、血管瘤及腎臟囊腫等問題,後者有6人次的心臟收縮指數異常,需要再追蹤。

許光宏副校長表示,長庚大學發展USR計畫,從關懷原鄉部落—桃園市復興區做起,未來規劃雙迴圈場域學習模式,先以大學附近社區為課程實作平台,所促發的新技術及服務模式,於寒暑期導入偏鄉實踐,收集問題再回到課程及學校附近社區探索,如此循環可不停地增進實踐社會責任的動力。

責任編輯:英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