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人陷資訊戰無感?專家鼓勵民眾檢舉 修法社運

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沈伯洋(右)13日表示,法律必須引導民眾對資訊戰、資安有風險意識,修《外國代理人登記法》能讓民眾對個資被搜集、資訊戰危害有所警覺。 (陳柏州/大紀元)
人氣: 528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9年05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怡欣台灣台北報導)台灣深陷中共資訊戰,人民卻無感?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沈伯洋今(13)日受訪表示,法律必須引導民眾對資訊戰、資安有風險意識,修《外國代理人登記法》能讓民眾對個資被搜集、資訊戰危害有所警覺;再者,透過社會運動,揭露資訊戰攻擊模型,讓民眾認知「已經置身被攻擊中」,喚起自身對錯假資訊與紅色媒體言論的警戒心。

10多個民間團體、學生社團代表13日共同召開「催生反統戰法 護台防中」記者會,呼籲訂定「外國代理人登記法」,讓民眾對個資被搜集、資訊戰危害有所警覺。
10多個民間團體、學生社團代表13日共同召開「催生反統戰法 護台防中」記者會,呼籲訂定「外國代理人登記法」,讓民眾對個資被搜集、資訊戰危害有所警覺。(陳柏州/大紀元)

沈伯洋表示,共產黨規定企業必須設立黨支部,騰訊蒐集用戶個資、對台廣宣,那麼中共統戰部、大外宣計畫、解放軍戰略青年部、解放軍國安部等關係,通通可透過「公司」串連起來,對台發動所需滲透與攻擊,中國企業兼特殊任務以商業統戰攻擊,像是騰訊藉代理商繞過「OTT中資不得在台營運」規範間接落地台灣,背後對台威脅甚大。

不只法律防堵,公民社會也能盡一份心。沈伯洋表示,民眾可主動檢舉、提供證據線索等,交由國安、檢調單位在法律授權下,進行查核。沈伯洋指出,處理外國代理人,國外有四大步驟,首先,民眾檢舉、學者數據收集,掌握類似日前台灣媒體前往中國參加「兩岸媒體人北京峰會」接受中共命令的入境紀錄、名單等確鑿證據,在相當理由的懷疑下,下一步,就是主管機關進入(代理人)登記審認,程序如同一般刑事偵查。

沈伯洋說,《外國代理人登記法》不在於認定了多少單位,因為法條本身就能起嚇阻作用;法律學者宋承恩也認為,在言論自由不設限下,透明化捧共媒體,屆時,不想繼續唱紅調的媒體人自然會思考去留取捨。因此,實施代理人登記,或將引發眾多親共者「跳船潮」遠離中共明則保身。

立法補漏 缺全面性系統法案

台灣社社長張葉深直言,中國(中共)不只對台滲透,也企圖擴張「銳實力」滲透各國,國際上對中共孔子學院、華為科技、大外宣計畫等開始祭出防範手段,美國有三大立法《外國代理人登記法》、《文宣宣傳法》與《誠實廣告法案》;澳洲也有《反外國勢力干預法》、《反間諜法》;歐盟《外資審查法》、外資審查框架草案等立法推動,都值得台灣借鑑。

反觀台灣對境外滲透的防堵,府方緊急修正《內亂外患罪》、《國家機密保護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案》相關措施,違法中港澳資入台、共諜、兩岸政治協商等議題,提高罰責與執法權力,目前也有立委針對《廣電三法》、《國安法》防範紅色媒體通敵、散佈假新聞等修法嚴防。

對此,基進黨發言人陳柏惟指出,台灣政治人物已意識到境外勢力危害,並推出各種法案與修法措施值得肯定,但目前提案面向較為單點、分散,例如僅針對媒體中資比率、房地產投資比例等,一條一條的、形同「哪裡有洞補哪裡」,缺乏全面性、系統性立法。

因此,這次提出「反統戰法」建議參考《外國人代理登記法》,即是希望學習歐美經驗,訂定一套以國家主體為前提的法案,思考主權國家如何避免外國勢力透過金錢、資訊來影響國土安全與新聞自由,未來不管是被威脅利誘的台企、黨政、媒體與赴陸退將,都可依法嚴格處理。◇

責任編輯:文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