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七十年代暴力組織“共生解放軍”成員落網

人氣 255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月19日訊】美國司法當局大舉出動逮捕並起訴四名七○年代暴力組織「共生解放軍」﹙Symbionese Liberation Army﹚的成員﹐因為祂們涉及加州一樁沉冤廿七年的銀行搶案與兇殺案。

這樁陳年舊案原本因證據不足﹐早已無人聞問﹐但在被害人遺孤鍥而不舍奔走下﹐終於出現重大突破。加州沙加緬度郡地方檢察官史卡莉女士說﹕「根據舊有與新發現的證物﹐我認為已經有足夠證據對米娜歐普薩爾被殺害案提起訴訟﹐並展開刑事訴訟程序。」

本案不僅內情複雜﹐而且涉及一九七○年代一樁轟動全美的綁架案﹐因此備受矚目。全案共有八人涉嫌參與﹐一人在多年前被判無罪;一人至今在逃﹐但已遭起訴;另外兩人則已經免於公訴。五名被起訴的嫌犯被控一級謀殺罪﹐最高可判處無期徒刑。被逮的四人將在明天首度被提訊﹐祂們先前均否認涉案。

昨天就逮的四名嫌犯分別為威廉哈里斯、艾蜜莉哈里斯、莎拉奧森、麥克波亭。莎拉奧森的哥哥史蒂芬在一九七六年被判無罪。在逃者為詹姆斯基爾高﹐祂自一九七○年代即失去蹤影。免於公訴的兩人是派翠西亞赫斯特與日裔的溫蒂吉村。這位派翠西亞即是美國媒體鉅子威廉赫斯特的孫女﹐她在一九七四年遭共生解放軍綁架﹐但後來卻變成該組織的同路人。

一九七五年四月廿一日上午九點﹐艾蜜莉哈里斯、奧森、波亭與基爾高四人﹐持獵槍闖進沙加緬度市卡邁克爾區的克羅克國家銀行分行搶劫﹐另外四人則在銀行外接應。結果在行搶過程槍殺了一位四十二歲婦女米娜歐普薩爾﹐並得手一萬五千美元。根據法院報告與赫斯特自傳《秘密情事》﹐行兇者應為艾蜜莉哈里斯。

米娜是「基督複臨安息日會」的虔誠教友與義工﹐那天是禮拜一﹐米娜到銀行存入奉獻金﹐結果卻橫死惡徒槍下﹐留下丈夫與四名遺孤。米娜的幼子強恩當時才十五歲﹐如今已是在加州河畔郡執業的醫師﹐祂誓言要將殺害母親的兇手繩之以法﹐不斷奔走努力﹐終於在昨天如願以償﹐為亡母昭雪沉冤。

本案的調查工作多年來苦無進展﹐盡管赫斯特的自傳早在一九八二年即已出版﹐對涉案者指證歷歷﹐但是前三任沙加緬度郡地方檢察官都以證據不足為由﹐表示無法起訴相關嫌犯﹐連米娜的遺族都一度萌生放棄的念頭。轉捩點在一九九九年出現﹐逃亡廿四年的奧森在明尼蘇達州落網﹐並因為兩項謀殺警察未遂的罪名而遭起訴﹐司法當局也對米娜案重新展開調查。

結果皇天不負苦心人﹐新證物陸續出現﹐刑事鑒識專家比對米娜體內的彈片、銀行留下的彈殼﹐以及嫌犯哈里斯儲存在舊金山公寓中的彈藥﹐發現其間有密切關繫。此外﹐當年歹徒做案用車輛曾經放置在沙加緬度市一處車庫﹐警方也在現場找到奧森的掌紋。

共生解放軍是美國越戰年代出現的眾多運動中﹐最怪異也最暴力的左派極端組織。牠在一九七○年代早期創建於舊金山灣區﹐倡導暴力革命﹐最為人熟知的口號是﹕「處死那些吞噬人民的法西斯主義虫子。」共生解放軍在七○年代犯下一連串搶案、爆炸案與襲警案﹐並在一九七四年五月與警方發生激烈槍戰。

不過共生解放軍最讓美國人民記憶深刻的案子還是赫斯特案。祂們在一九七四年二月二日於柏克萊綁架派翠西亞赫斯特﹐震驚美國社會。綁匪曾經將赫斯特關在櫥櫃中長達五十天﹐百般凌辱。

但是赫斯特後來卻由受害者變為共犯﹐取了「坦妮雅」的新名字﹐開始隨同共生解放軍行搶﹐也參與了米娜案。她被逮捕後辯稱是遭到洗腦﹐但仍因強盜罪被判刑七年﹐但是僅服刑不到兩年﹐就獲得卡特減刑而出獄。柯林頓更在二○○一年一月離職前夕﹐宣布特赦赫斯特﹐使她獲得司法豁免權﹐不過也因此招致外界物議。

另據報道﹐十七日被逮捕的前共生解放軍成員﹐談起過去都不覺得光彩。威廉哈里斯曾多次接受「洛杉磯時報」訪問﹐有一回談到祂帶領的解放軍以及七零年代中期的恐怖行動時﹐十分的冷漠。

那是二年多前在舊金山的一次早餐會﹐祂沈思的說﹕「我有什么成就?嗯﹐我做了不名譽的事。」

一度和祂出生入死﹐犯下震驚美國罪行的前妻艾蜜莉哈里斯﹐接受秘密訪問時同樣直言無諱﹕「我做了選擇。現在看起來﹐我認為以前有些選擇非常鹵莽﹐而且思慮不周。」

威廉現年五十七歲﹐因共生解放軍非法活動在聖昆丁監獄坐過約八年牢﹐出獄後再度結婚﹐過著新生活﹐近年來以私家偵探為業。

有段時間﹐?兜穠髐s區檢察官辦公室做調查工作﹐一九九五年因前科紀錄無法取得州執照﹐不能持續。於是祂和一名有執照的朋友開偵探社﹐曾為舊金山刑事檢察官漢農工作。

威廉現任太太蘿貝卡﹐是和漢農一起做事的舊金山檢察官。祂們有二個兒子﹐十三歲和十七歲。威廉在十七日早晨送小孩上學時被捕。

五十五歲的艾蜜莉﹐也在監獄待過八年。她曾夸口﹐為了爭取參加監獄里的電腦訓練課程﹐進行過絕食。出獄後﹐她學到的新技能變成職業。在使用未結婚前的姓氏下﹐她成為一名電腦顧問﹐並和一名女子住在一起。

十七日被捕的第三名嫌犯是波亭。之前波亭接受訪問時談到解放軍二名前領袖威廉和艾蜜莉時﹐猶如祂們已變成當地家長會的成員。當時波亭說﹕「祂們現在是中產階級。人會往本來該走的方嚮前進。」

威廉和艾蜜莉出身美國中西部富裕家庭。威廉曾加入海軍陸戰隊﹐取得碩士學位。艾蜜莉的學校成績﹐一直相當優秀。不過﹐祂們對「喪失希望」的美國﹐怨恨日生。

艾蜜莉一九九九年接受「洛杉磯時報」訪問時說﹕「我們經歷過越戰﹐約翰甘乃迪、羅勃甘乃迪和馬丁路德金恩被暗殺﹐以及政府的監視。我們覺得將會發生革命。但到一九七二和七三年﹐我們了解世界不會改變了。」

祂們於是就企圖透過以暴力行為對抗既得利益者的方式﹐主導改變。

而威廉談到祂試圖領導的革命時﹐則從成敗觀之。祂說﹕「如果你做的事成功了﹐就是有顯赫地位的革命者﹐就是國父喬治華盛頓。如果你挑戰權力失敗了﹐就會被丟在歷史垃圾桶里。」
(澳洲日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英國足球暴力組織化 (8/16/2001)
  • 相關新聞
    英國足球暴力組織化
    黃仁勳:想要做有價值的事就必須更勇於冒險
    美新墨西哥州野火 2人死亡 約8000人疏散
    最吸引富豪移民的十國 美國第二加國第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