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情咨文: 由來及与美历史大事关系

人氣 2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月30日訊】美國總統布什于今晚向國會、美國民眾以及全世界發表國情咨文。鑒于”九· 一一”事件及其引發的反恐怖主義之戰,今年的國情咨文格外引人矚目。

  發表國情咨文的傳統可追溯到1790年。那一年,美國首任總統喬治· 華盛頓按憲法要求發表了當時被稱作”年度咨文”的報告。憲法第二條第三節規定,總統”應不時向國會報告國情,并將他認為必要和适宜的議案提交國會審議”。歷史學家小阿瑟· 施萊辛格在其所著《總統的國情咨文》一書中寫道,這段”針對美國總統的平常的文字,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變成總統處理國會事宜的一個基本手段和發揮國家領導作用的有力方式”。

  華盛頓及其繼任約翰· 亞當斯是按照獨立前在英國國王統治時期的方式,通過盛大隆重的禮儀親自發表國情咨文演說。但是,美國第三任總統托馬斯-杰斐遜感到這种過份的排場与新生的民主共和國極不相稱。他譏諷地稱這种做法為”御座上的演說”,并以呈送書面咨文的形式取代親自演說。杰斐遜的影響如此之大以至此后一百多年期間里,年度咨文都以書面形式送交國會,而不是由總統宣讀。

  在最初几十年,國情咨文大多是總統想要國會通過的長串議案清單,通常反映出時代的主旋律和建設年輕共和國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直到內戰(1861-1865年)之前,國情咨文往往涉及聯邦面臨的內部威脅,也就是建國先輩們的一個主要擔懮。韋恩· 菲爾茨在其所著的《妙語相連:總統雄辯史》一書中寫道,在這一時期,年度報告”當然主要都涉及聯邦關系如何脆弱的問題”。

  此外,年度報告也涉及國際局勢和美國在世界上,尤其是在西半球的地位。一個突出的例子是詹姆斯· 門羅總統1823年送交國會的反對歐洲干涉美洲國家事務的年度咨文。門羅在其咨文中直接針對當年歐洲列強寫道:”因此,出于誠懇和本著美國与列強之間業已存在的和睦關系,我們必須宣布我們將把列強將其制度延及本半球任何地區的任何企圖視為對我們的安宁与安全的威脅。”在此后几十年中,歷屆總統常常援引門羅主義來說明美國決心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

  在大動蕩時期,有些總統借助國情咨文闡述自己對當時有重大利害關系的問題的看法和未來前進的方向。他們的演說所針對的不僅是國會議員,而且也是全體國民,是整個世界,有時是歷史時代。在內戰─這個對國家本身的生死存亡构成前所未有的最大威脅的時刻,亞伯拉罕· 林肯總統寫下了也許是冠所有總統咨文之首的最雄辯、最令人難忘的年度咨文。

  林肯總統于1862年12月1日發表咨文時,國情顯然不佳,內戰仍然胜負難卜,南方邦聯反叛勢力的失敗還遠未成為定局。但是,林肯肩負起了時代賦予的重任。他以自己典型的風格直切席卷了整個國家的這場斗爭的核心,向全體美國人民和全世界闡明了人們所必須做出的根本抉擇。他寫道:

  ”平靜的舊日的信條已不适用于天翻地覆的今天。今天的局勢危難重重,而我們必須肩負起歷史的使命。面對前所未有的局勢,我們必須有新思維、新行動。我們必須解放自己,而后解救國家。同胞們,我們不能逃避歷史。我們,本屆國會和本屆政府,將不可避免地被載入史冊。”他接著寫道:”給奴隸自由就是保障自由人的自由─我們所給予和保留的同樣光明磊落。我們將要么高尚地挽救、要么卑鄙地喪失人間最后一絲最美好的希望。其它的手段也許會取得成功。但是這一手段不會失敗。這條道路是明了、和平、寬大和正義的,遵循它,必將獲得世界永久的贊賞和上帝永恒的祝福。”歷史學家阿瑟· 施萊辛格寫道,這是”所有最雄辯的年度咨文之巔……深刻而燦爛”。

  1913年,伍德羅· 威爾遜恢复了一百多年前由華盛頓和亞當斯率先開始的總統親自發表國情咨文的做法。他俏皮地說,”由總統宣讀自己的咨文很可能要比由一名辦事員宣讀好得多。”這位以倡導國際聯盟─聯合國前身組織─著稱的雙任總統利用這一机會發表了主要集中討論國內政策的議題廣泛的演說。威爾遜親自宣讀國情咨文的決定具有先見之明。當時,美國正處于電子大眾媒體革命前夕,很快,廣播和二戰后出現的電視就將總統帶入了美國百姓之家。雖然多數美國人沒有听到威爾遜的聲音,但是他的形象通過無聲新聞片變得家喻戶曉。

  隨著富蘭克林· 德拉諾· 羅斯福1932年當選總統,美國人也將習慣于從廣播里听到總統的聲音,在新聞片中看到─此時也能听到─他們。羅斯福在1941年發表的年度咨文是他最經久不衰的演說之一。面對歐洲熊熊戰火,羅斯福提出了著名的四大自由。他說:

  ”我們追求安全的未來,在那時我們期待有一個建立在四項基本自由基礎上的世界。第一是普天下言論和表達自由。第二是普天下每個人都有按自己的方式崇拜上帝的自由。第三是普天下……不虞匱乏的自由。第四項是普天下……沒有恐懼的自由。”在同年12月7日突襲珍珠港事件發生后,羅斯福在國會兩院特別聯席會議上發表講話,要求向日本宣戰。

  1945年,年度咨文開始被正式稱為國情咨文。隨著二戰結束后電視机和收音机銷售量激增,國情咨文即將成為不僅是廣播而且是電視的一個固定內容。林登· 約翰遜總統認識到電視向廣大民眾傳遞總統信息的巨大效力,因此把歷來在午間發表的國情咨文改為在晚間電視高收視時段發表。

  約翰遜在當年首次發表國情咨文時說:”現在,1965年,我們的國家開始一項新探索”。他詳細全面闡述了被稱為”偉大社會”的國內改革綱領,即:一個消除貧困和使所有美國人的民權都得到保護的社會。報告反映出約翰遜的全面构想及主導當時美國社會的自由化气息。他的演說繼承了美國一代人的進步主張─從30年代初的羅斯福”新政”到60年代初約翰· F· 肯尼迪的”新邊疆”。

  政治觀察人士認為,國情咨文的電視轉播,特別是移到晚間黃金時間轉播,改變了國情咨文的根本性質。布魯金斯學會的著名政治學家保羅.C· 萊特說:”隨著听眾范圍從華盛頓環城公路內擴展到環城公路外,國情咨文已從時常是空洞的政策演說演變成一項重大的游說宣傳,可以這么說,國情咨文的主要听眾如今是美國選民和更廣泛的海外听眾,而不是美國的國會議員。

  布什總統1月29日發表國情咨文。觀察人士都期待著從總統的國情咨文中看出”九· 一一”事件如何了美國的內政外交政策。

据《美國參考》撰文:David Pitts(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布什國情咨文演說 國會山莊戒備森嚴 (1/30/2002)    
  • 布什發表任內首份國情咨文 (1/30/2002)    
  • 布什國情咨文指定恐怖新目標 (1/30/2002)    
  • 布什總統國情咨文博得陣陣掌聲 (1/30/2002)    
  • 美民眾對布什國情咨文的期望 (1/27/2002)    
  • 布什﹕首要工作是保護國民、反恐和复蘇經濟 (1/27/2002)    
  • 布什透露國情咨文內容 (1/27/2002)    
  • 布什29日將發表國情咨文 (1/6/2002)    
  • 李怡:嗚呼特首 (10/12/2001)    
  • 普京今天將向議會發表年度國情咨文 (4/3/2001)
  • 相關新聞
    布什29日將發表國情咨文
    布什透露國情咨文內容
    布什﹕首要工作是保護國民、反恐和复蘇經濟
    美民眾對布什國情咨文的期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