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華 成北京高層政治鬥爭犧牲品

人氣 4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0月11日訊】延宕了四年之久的前光大集團主席朱小華受賄案,十日終於做出一審宣判,其實他背負的只是亞洲金融風暴拖累集團營收的非戰之罪。但說朱小華是亞洲金融風暴的犧牲品,倒不如說是北京政治鬥爭的祭品。朱小華案中所透露的政治與經濟糾葛,再次顯示在中國官場與經商環境的朝令夕改與反覆無常。

工商時報記者連雋偉11日報導﹐朱小華是原來受到中國總理朱鎔基重用、後來落馬的三名中國高級官員之一。另外兩位涉嫌經濟犯罪的官員是中國外匯管理局的前負責人李福祥和中國銀行前行長王雪冰。從整個時空背景分析,朱小華於一九九六年十月來到香港,接替邱晴擔任光大集團董事長。時值香港主權交接前夕,金融市場炒風甚囂塵上,光大集團的幾家公司,更因為朱小華與朱鎔基的關係,成為市場炒手的重要目標,某些公司的股價甚至被炒到令人咋舌的地步。在當時景氣一片大好下,朱小華也不能免俗地捲入炒風中。

此外,朱小華還利用當時榮景積極入股與收購多家香港資產。但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香港經濟泡沫破裂,光大集團手中的股票與資產一時之間被套牢或成為呆帳,埋下今日要坐牢的前因。不過,要讓朱小華一人來背負金融風暴對光大集團造成的損失未免過於牽強,至多指責他管理經營不善,然後下台一鞠躬。

況且判決書中所謂「接受他人請求」,然後購入某家公司股票的指證。據消息人士透露,中共檢察人員到香港,根本查不出這當中有受賄的具體事證。同樣地,預定出任北韓新義州特區行政長官的中國富商楊斌遭到監視居住也是內情重重。大陸目前的富豪都是在改革開放的背景下崛起,在當時完全以經濟發展為首要目標,將法令與社會正義擺一旁的背景,他們就利用遊走在種種灰色模糊地帶致富。廿幾年過去,貧富差距拉大讓北京開始動這些富人的腦筋,查稅行動雷厲風行,前一日還在大談新義州計畫的楊斌,一夕間就成為階下囚。

自朱鎔基擔任總理以來,一直嚴厲打擊政府內部的腐敗現象。但朱鎔基打擊腐敗、走私,觸痛了不少貪官、污吏,損害到高層的利益集團,中共國家主席江澤民和中共人大委員長李鵬為了壓壓朱鎔基的銳氣而決定整垮朱小華,整不出大罪名,當然不肯罷休,使得案子從一九九九年十月一直拖延至今。

中共打著反腐敗之名行政治鬥爭之實屢見不鮮,隨著十六大逼近,相信還有許多官員會莫名其妙的下馬。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朱小華受審 推翻所有指控
朱熔基羽翼被翦——淺析朱小華案件
中國光大前董事長否認貪污
林保華:中共權力鬥爭的一個窗口——朱小華案件開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