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明星後代備受注目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0月31日訊】幾乎在羅絲亨曼還沒能來得及吸進她出生後的第一口氣時,英國的博彩公司便已為她未來贏得溫布爾登(溫布頓)錦標賽冠軍一事,開出1賠250的賠率。

儘管她的父親–目前排名世界第九的亨曼(軒文/韓曼)–至今尚與溫網冠軍無緣;但只要小羅絲選擇走向網球,至少在未來20年,她的一舉一動都會受到密切的注意。

格拉芙(嘉芙)和阿加西(阿加斯/阿格西)都擁有多項大滿貫冠軍,兩人的兒子杰登阿加西的誕生,則在去年引起一陣極大的騷動。

心醉于這個男孩可能擁有的絕佳運動潛力,全球媒體早在他出生之前,就已擁載杰登阿加西為未來的溫網冠軍得主。

溫網冠軍得主桑普拉斯(森柏斯/山普拉斯)和伊萬尼塞維奇(伊雲尼斯域)也即將跟隨亨曼與阿加西,享受為人父的喜悅。

七度溫網冠軍桑普拉斯和演員妻子布莉姬威爾遜預計將在12月迎接兩人第一個孩子到來,而2001年溫布爾登冠軍伊萬尼塞維奇也期待在明年年初當爸爸。

儘管亨曼和其他身兼父親的球員可以期盼在緊鑼密鼓的賽事中,同時盡到為人父的職責,但是他們的「甜蜜新負荷」,卻往往無法達到公眾的期望。

**難以突破父母輝煌**

有許多體育世家的後代踏著父親或母親的足跡進入體壇,但是很少有人超過、甚至只是媲美父母的輝煌成就。

前法國公開賽和美國公開賽冠軍佛雷德施托勒的兒子施托勒(史杜爾)希望也能在網壇闖出自己的天下,但是歷經十多年的時間卻成就寥寥。

佛雷德施托勒在無數次大賽中名列前茅,但是,三度打進溫網第三輪已是他兒子在大滿貫賽事的最佳戰績了。

日益崛起的美國新星丹特是另外一位希望能和父親有同樣成就的網球員。他的父親菲爾丹特當時是代表澳洲出賽,曾在1974年澳洲公開賽負于康納斯(干納斯)獲得亞軍。

近幾年中,雙打好手蘇科娃是少數打破這個模式的選手之一。

她的母親薇拉蘇科娃在1962年闖入溫網單打決賽,此後曾指導網壇名人納芙拉蒂洛娃(納華蒂露娃)。蘇科娃則四次奪得大滿貫賽事亞軍,並贏得多次大賽雙打冠軍。

仿效父母親傑出成就的壓力,阻止多數的子女們追隨父母的腳步。

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被拿來與父母做比較,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父親的陰影**

然而,對某些人來說,對於運動的熱愛超過了可能受到的批評。

雖然F1車手達蒙希爾在1996年曾奪得冠軍,他卻從未走出父親希爾的陰影。後者在1960年代曾兩次奪冠。

加拿大的老維倫鈕夫也許從來沒有拿過F1冠軍頭銜,不像他的兒子維倫鈕夫在1997年封王,但是作父親的卻一直被認為是天賦更高的車手。

「我厭倦了比來比去,這些毫無意義,因為兩個時代的情況不同,」維倫鈕夫說。他的父親在1982年比利時大獎賽的練習賽中撞車身亡。

「他深受大家喜愛,所以我理解為什麼他們總是提起他的名字,但是我不是為他參加比賽,我只是為了我自己。」

而另外一些人則另闢蹊徑,參與其它運動以避免這種明顯的比較。

英格蘭最成功的板球選手伊恩博瑟姆的兒子利亞姆博瑟姆則放棄板球,加入英式橄欖球比賽,受到的關注也相對較少。

在利亞姆博瑟姆開始為期不長的板球生涯之前,他也曾放言︰「我的雄心就是在得分,打擊和接球等技術統計上都超過我父親。」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3+1」簽約模式主動權在火箭
拉德克利夫勇破世界紀錄後當選英國杰出女性
F4上海個唱“搶錢”沒商量 最高票价2000元
亞運港隊獲英雄式歡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