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琴藝傳神的師曠(四)

font print 人氣: 90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0月8日訊】

有一次,晉平公望著師曠雙目失明的樣子,忽然感嘆道:“太師雖絕頂聰明,卻是盲人,你的那個世界真是太昏暗了。”

師曠道:“也未必。其實天下有五种昏暗,而我還沒輪上其中之一呢。”

“你這話是什么意思?”晉平公不禁發問。

“好吧,讓我一件一件說給大王听吧。”師曠侃侃而談:“群臣通過行賄來博取名譽,百姓們受冤屈而無處伸張,君王對此不聞不問,這是第一昏暗。忠臣不用,用臣不忠,蠢材高踞要位,小人壓制賢明,君王對此不知不曉,這是第二昏暗。奸佞玩弄兩面派來掩蓋自己的嘴臉受到尊榮,賢人遭誣陷被赶走,而君王對此不覺不察,這是第三昏暗。國家貧窮,百姓疲憊,而君王窮兵黷武,好大喜功,醉心于諂諛之詞而不醒悟,這是第四种昏暗。是非不辨,法令行不通,貪官污吏枉法,老百姓無法安定,而君王對此不明不白,這是第五种昏暗。國家陷入這樣五种昏暗,沒有不垮台的。比較起來,我的昏暗不過是小昏暗,還不至于危害國家呢。”

晉平公听到這番妙論,甚是感動,決心勤于國政,力求做個有道的明君。

還有一次,晉平公設宴招待文臣武將,他喝酒到了興頭上,自嘆道:“哈哈哈,其實人生的快樂,莫過于做人君了。只有君王說的話,沒人敢違抗。”

師曠正坐在晉平公旁邊,他听到這話,抱起琴便向晉平公撞了過去。晉平公大惊,赶忙躲避。師曠手中的琴撞在宮牆上。晉平公惊愕地問:“太師,你這是干什么?”

師曠錚錚地答道:“剛才有小人在亂發議論,所以我要撞他。”

晉平公气呼呼地道:“剛才發議論的就是我呀!”

不料,師曠搖搖頭道:“我看剛才所發的議論根本不象君王該說的話。”

旁邊的文武大臣見晉平公當眾下不了台,紛紛討好道:‘師曠犯上欺君,應該殺頭!“

師曠佇立在那里,嘴角露出冷笑。

晉平公沉思了好一會儿,最后擺擺手,道:”太師忠言逆耳,就算他規勸我一次,算了算了!“

晉平公自鳴得意之際,遭到師曠當頭一瓢冷水,雖免了師曠死罪,可師曠那舉動令他惊魂不定,不久就病倒在床。

晉平公的病情越來越嚴重,眼看不行了。這時,師曠又對他說:”主公,您的病看來還得我來治啊:“

晉平公道:”太師,你有什么靈丹妙藥?’

師曠也不答話,又拿出琴來彈了一段解悶去懮的曲子。

晉平公听著听著,就象雨過天晴一般,郁郁寡歡的心情一掃而光,病立即好了。

晉平公對師曠起死回生的本領十分折服,把他引為心腹知己。
U◎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關公大意失荊州”是人們熟知的歷史故事。近日,湖北省荊州市關公文化研究會的專家找到了關羽的第67代子孫———關忠金。
  • 今年國慶節夜裏,我看了大陸雲南電視臺的電影故事中的沈崇事件,這是五十多年前美軍在北京的一個強暴案的歷史故事,此類的美軍事件,近代新聞報紙,也偶見報導,不足爲奇,美國人的性聞,就是總統,也可以公開地寫的。但這沈崇事件,使我回憶起悲慘的一件事,就是我的同學蘇興權。
  • 長江三峽是中國大陸十大風景名勝之一,許多歷史故事都發生在此,但在中國大陸決定興建三峽大壩後,陸續部份歷史古蹟和景觀將因為明年大壩開始蓄水而被淹沒,部份枯水期才露出的景緻也只剩今年可見,想要一窺舊三峽風貌民眾可要把握最後機會。
  • 學數學解方程時,人們總會碰到“元”、“次”、“根(解)”。不過,你知道題目中的數學術語“元”、“次”、“根(解)”(當然只是指漢語譯名)是誰創造的?說來你也許不信,是清朝的康熙皇帝。
  • 康熙帝嘗言:“讀書一卷,即有一卷之益;讀書一日,即有一日之益。”
  • 孔子五十三歲那年,做了魯國的大司寇。這大司寇實際上就是個維護社會治安的官儿。
  • 從「雍正王朝」到「康熙大帝」,這一系列敘述皇朝的「清宮戲」,在台灣高燒不退,在大陸熱播不止。「清宮戲」所反映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故事,不僅深受觀眾喜愛和好奇,也引起中共高層重視。 圖為清圣祖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像。
  • 傳說古時候,江西九江一帶有條鱷魚精,經常在長江里興風作浪,害得這里的“魚米之鄉”都變得荒無人煙。
  • 孔子是中國人的代表,兩千五百多年來,中國人代代相傳,或多或少,都有孔子的精神血統。他生在周靈王二十一年,比印度的釋迦牟尼小六歲,比希腊的蘇格拉底大八十二歲,比猶太的耶穌大五百五十二歲。這六百年中,世界誕生了四位偉大的哲人,是史無前例的。下面的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到這位圣人是如何“怀大志而拘小節”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