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沒海底三百余載 鄭成功戰船明春出水

人氣 4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1月15日訊】中國大陸水下考古隊近日通過聲吶探測發現﹐在福建東山海域沉沒的鄭成功戰船遺骸不是一艘而是兩艘,據悉﹐國家水下考古隊目前在東山海域的探測活動可看做戰船遺骸出水的前奏﹐在海底沉寂了300余載的鄭成功古戰船有望在明年春天被打撈出水。

■漁民發現戰船遺跡

  北京青年報11月14日報導﹐2000年1月23日﹐東山縣冬古港退潮後﹐兩位漁民無意中在海灘上發現兩處奇怪的堆積物﹐他們認為這可能是海底文物﹐於是馬上報告了東山縣文物部門。東山縣博物館館長陳立群說﹐一接到報告﹐博物館方面馬上就組織了專家對遺址進行了初步發掘。原以為只是一般的沉船﹐結果一挖才發現這居然是艘古代戰船﹐上面有大量鐵炮﹑彈丸﹑砲彈﹑手雷﹑火藥﹑船板殘段等﹐最讓人驚訝的是還有四門鑄有“國姓爺”中“國”字樣的銅銃——這是明末清初鄭成功水軍武器特有的標誌﹗

  2001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中國曆史博物館水下考古中心會同福建省文物部門﹐對福建東山水下沉船遺址進行了為期一個多月的水下考古調查。在此次的調查中﹐考古隊員在遺址發掘出了大量的武器。發掘出的瓷器大多為清初漳州窯產品﹐銅銃的形制與連江縣定海灣出水的刻有“國姓府”字樣的銅銃相似﹐且發現了只有南明王朝才使用的“永歷通寶”﹐可初步判斷該戰船即鄭成功水師戰船。

■國家文物局批准挖掘

  一提起鄭成功戰船﹐陳館長的語氣就激動起來﹕“說起收復台灣的鄭成功誰都知道﹐他的水軍也是赫赫有名﹐但是這麼多年從來就沒有發現過他的戰船遺骸﹗”據史料記載﹐東山是民族英雄鄭成功的主要軍事基地之一。現在的東山仍有大量鄭軍遺跡﹐例如九仙山上的鄭成功水操臺和《仙嶠記言》碑刻以及大澳灣的鄭軍“萬軍井”等等。陳館長說﹐很多資料上都有描述鄭成功“中軍船”﹑“先鋒船”高幾十米﹑裝幾百人的文字﹐這些都是專家們根據史料的推測。此次發現的鄭成功戰船則為研究這段歷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

  東山發現鄭成功戰船遺址後﹐國家水下考古隊又先後幾次對冬古港進行了實地探測。當時主要是靠潛水的方式進行探查﹐雖然證實了在冬古港西堤3米水下確有鄭成功沉船遺址﹐並在退潮時可以尋獲古炮等物﹐但是“輪廓不清﹑數量不詳”。初步調查任務完成後﹐國家文物局于去年8月正式批准對東山沉船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的方案。

■聲吶探測出戰船數量

  陳館長介紹說﹐從10月24日開始﹐由中國曆史博物館水下考古中心﹑福建省博物館和東山縣博物館等有關部門組成的“東山片區水下考古隊”就對東山縣“古雷頭”﹑“冬古港”和“東門嶼”3處古船遺址開展了為期16天的“結論性”探查。

  與前幾次探查不同的是﹐考古隊這次使用的是內地最先進的聲吶探測設備——淺地層剖面聲吶和旁測聲吶﹐前者可以精確探測到海床以下60米的物體﹐後者則可以在海床表面進行大面積定位探測。借助這兩套先進設備﹐考古隊在去年水下考古調查的基礎上﹐取得了精確的資料數據。對冬古港﹑古雷頭和東門嶼3處海域的鄭成功古戰船﹑明末“漳州窯”和宋元時期運載瓷器等商船的沉船遺址進行了重新勘測﹐得出了比較清晰和頗具權威性的結論。

  最令考古專家興奮的是﹐原先都以為冬古港只有一艘戰船遺骸﹐沒想到通過聲吶發現在這裡沉沒的竟然是兩艘戰船﹐此外還在遺址下方探測到一艘宋元時期運載瓷器的商船﹐併發現了大量瓷器文物﹗負責此次探測的國家水下考古隊副隊長林果說﹐這次採用聲吶探測技術對東山島海域進行考古探測﹐目前已發現初定為宋﹑元至明末清初的古戰船﹑商船的7處沉船遺址﹐其中有在古雷頭沉船遺址上發現的大量漳州窯瓷器等文物﹐證明福建沿海不僅歷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而且證明台灣海域及漳州沿海的東山﹑詔安﹑漳浦與台灣在宋元時期就是相當繁榮的“海上絲綢之路”。

  陳立群館長說﹐這次國家水下考古隊10月底到11月上旬的考古探測活動可以看做沉船出水的“前奏”﹐目的是得到最精確的數據﹐為沉船出水作最扎實的準備﹐預計東山冬古港的鄭成功戰船遺骸明年春天就能出水。(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呂秀蓮參拜媽祖
呂秀蓮參謁鹿耳門天后宮媽祖祈求國泰民安
台灣最大鄭成功石雕像揭幕 連戰剪彩
吳子牛 依然鐘情戰爭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