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華裔候選人鷸蚌相爭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1月8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方冰7日報導) 在紐約一個新劃分的選區裡,幾位華裔候選人激烈競爭一個新設的州眾議員席位。盡管這是一個亞裔人口過半的選區,最終當選的卻是一位非亞裔候選人。分析人士認為,亞裔選民投票率太低,顯示了亞裔仍是一個不成熟的選民群體。

紐約州眾議員第二十二選區是2000年人口普查後設立的新選區,區內亞裔人口佔百分之五十三。這次選舉中競選這一州眾議員席位的候選人共有六位。其中四位華裔,一位印度裔,一位猶太裔。最後民主黨推舉的候選人、猶太裔的郭登棋以百分之四十五得票率當選。

* 華裔不團結 *

不少華人認為,這樣一個為亞裔“量身打造”的州眾議員席位被一位非亞裔人士奪走太可惜了。他們認為華裔不團結、分散票源是失敗的主要原因。得票率為百分之二十的共和黨華裔謝美琳指責其它黨的候選人使她處於“三面攻擊、背後插刀”的境地。她說:“我們當然是很失望,因為從一開始各方面就面對著我們,攻擊我們,人身攻擊、讒言、撕海報。”謝美琳原先估計她會受到共和黨州長伯德基競選連任強勢的積極影響,但是事實證明並非如此。

獨立黨候選人、華裔孟廣瑞獲得了百分之三十一得選票。他認為,他以獨立黨候選人參選,能夠獲得將近四千票已經創造了奇蹟,失敗的原因首先是經驗不足,其次是亞裔的投票率太低。

孟廣瑞說:“所謂這個華人、亞裔人只有出來了百分之十八。 中國人、韓國人變成公民以後只會說很高興,但是不知道運用自己可以進入主流社會,可以在主流社會爭取權益的一個力量。我們華裔、亞裔在經濟上很有成就,這是大家看得到的,但是在政治力量方面,尤其是第一代不太積極,一直到有事情發生,有什麼事爭取不到,才知道我們沒有自己的候選人。”

* 選民看重政府工作經驗 *

當選的猶太裔候選人郭登棋表示,他非常高興能夠獲得選民的信任當選州眾議員。他認為擔任這一職務的人是從哪裡來的、信仰什麼宗教、屬於哪一種族,這些都不重要。他認為他的優勢是他有很長的在政府部門工作的經驗。

郭登棋說:“現在我努力的方向是,我在亞裔聚居的法拉盛地區已經工作多年。 十幾年前我就幫助建立韓裔老人中心,解決清潔法拉盛灣的問題,建立法拉盛圖書館、裝修法拉盛地鐵車站等,我想正是因為我具有政府部門的工作經驗才使我得以當選。”

第一位紐約市議會亞裔議員劉醇逸的支持是郭登棋當選的重要原因之一。劉醇逸辦公室主任楊愛倫表示,認為二十二選區的這個眾議員席位是為華裔“量身打造”並不正確,應該說這一席位是為一位最傑出的能夠為亞裔服務的候選人打造的。她認為,華裔投票率低說明華裔選民還不是一個成熟的選民群體,作為一個州眾議員最主要的工作是立法和爭取經費。郭登棋因為對這些工作熟悉因此贏得劉醇逸的支持。

楊愛倫說:“從五月份到現在有半年了,華人候選人互相攻擊的都是非議題的問題,誰撕了誰的海報啊,都沒有集中在如何達成立法和爭取經費兩大目標。這才是真正服務選民的。而且我們要看到,我們在這裡雖然人口佔多數,但是選票佔少數,哪一個候選人能夠爭取到非亞裔的選票才是獲勝的關鍵。”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亞馬遜計劃推出折扣店 與Temu和Shein競爭
Fed壓力測試:美大型銀行都可抵禦經濟動盪
加州查獲75噸來自中國的非法煙花
作高智晟壁畫償夙願 逃美教師找到人生新起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