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之窗:光明行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2月20日訊】每天上下班我都必經那條街。那是一條老街,在超重負載了行人和車輛的傾軋之後被擴建了。

新路筆直寬廣。而最讓我感覺新鮮的,是人行便道的瓦青色中,多了一條磚紅,不寬,上有一條條凸稜,遠看像一條紅線,貫穿著那條街的始終。且有很多分支,折向每個汽車站的上下口,而在與每個街口、胡同口的交界處,用另一種帶有圓突的方磚鋪出斜坡。

不知有多少行人注意了它、思索了它,反正我意識到它的作用時,我的內心深處有一種溫馨和神聖的感覺被那條紅線引導出來。

有一次攜學齡前的兒子同行,我下意識地問:“看見那條紅線嗎?知道它是什麼的?”

兒子懵懂不知。我說:“那是一條盲道。”

每天置身於熙熙攘攘的人流車流中,我總是下意識地把目光投向那條盲道,雖然我很少看見過它負載了那些猶疑不定、蹣跚前行的步履,但我知道,有這樣一條盲道,就有了長途漫道上愛的牽手,為了一切需要幫助的人,時刻準備著。

一次看電視記者在街上隨機採訪,問了匆匆而過的行人,問了擺攤設點的小商販,問了泊位的機動車、非機動車的車主,問他們可知他們走過的、擠佔的和停壓的這一方方特殊紅磚的意義,得到的回答十之八九是“不知道”。他們都是些肢體健全的明眼人,他們不知道他們在有意無意間忽略和侵佔了什麼。那盲道是他們眼中的盲點。

有一回,我禁不住閉上眼睛,站到盲道上去。雖然知道前方無礙,但我仍不敢信步向前。腳下的方磚用一種特殊的方式一寸一寸地摩挲著我的鞋掌,我能感受到這種由表及裡的關愛,我也能感受清風的微拂,我聽得清四周各種聲音的嘈雜交響,但是我感受不到光明。

但我畢竟是一個健康人,只要我睜開眼睛,我就能看清周圍的一切,我可以準確地描述前方的那玻璃幕牆通體晶亮的大廈、路旁垂絲的綠柳、河邊粉紅的桃花,還有穿著紅色鑲白邊裙裝從我身邊一掠而過蹦跳著向前的小姑娘。與此同時,只要我願意,我可以毫無羈絆地在路上飛跑,跑出我想達到而又能夠達到的任何一個速度。我慢走也可以,邊走邊想邊走邊唱也行。總之,我不用把心思用在走路上,並且有時走路也可以不成為我的目的。我只是悶了就出來散散步散散心呢。

這就是我的幸福。而這難道還不是我的幸福嗎?

我有健全的四肢明亮的雙眼,我五臟六腑也都健康無恙,我的血液可以沿著我纖毫無損的血脈汩汩流淌向我肢體的每一個端點。並且,我還可能有著以我的健康為依托的一份不錯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但我同時應該知道,上帝並沒有把如此幸運平等地賜給每一個人,於是就有了相對於健康的殘障和相對殘障的健康。而那些不幸者,他們大多有著不遜於我的聰慧的頭腦和更甚於我的敏感的心,他們最為渴求的,是與我們同頂一片藍天的健康者,能用健康的思想和健康的行為來對待他們.

我從不允許我的兒子把盲人稱為“瞎子”,我說,無視甚至譏諷別人不幸的人才是瞎子。我還說,眼明固然是我們的福氣,而內心明澈,才能使我們的作為無愧於這雙明眼。

愛心引路才能實現我們的光明行,無論對殘疾人還是對健康人,都是如此。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美國的專欄作家辛迪在1997年時多番努力,約定在曼哈頓俱樂部採訪克林頓的夫人希拉裏。這個俱樂部有著百年歷史,莊重典雅。那天辛迪先到,便在大廳等候,可到了時間第一夫人還沒來,她急了,悄悄把手機拿出來,想打個電話了解一下。
  • 一個青年背著一個大包裹千里迢迢跑來找無際大師,他說:“大師,我是那樣的孤獨、痛苦和寂寞,長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極點;我的鞋子破了,荊棘割破雙腳;手也受傷了,流血不止;嗓子因爲長久的呼喊而喑啞……爲什麽我還不能找到心中的陽光?”
  •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是古代人生極高的一種追求和境界。現代社會人們熙來攘往,充滿競爭,充滿誘惑,也充滿無奈。但卻缺少一份寧靜,一份淡泊,使人分外懷念逝去的平淡。
  • 我終於問了自己這個問題:這究竟是誰的人生?當我無法回答這個問題時,我就曉得我必須改變了。
  • 有一天,西域來了一個經商的人將珠寶拿到集市上出售。這些珠寶琳瑯滿目,全都價值不菲。特別是其中有一顆名叫“珊”(shan)的寶珠更是引人注目。它的顏色純正赤紅,就像是朱紅色的櫻桃一般,直徑有一寸,價值高達數十萬錢以上,引來了許多人圍觀,大家都嘖嘖稱奇,贊嘆道:“這可真是寶貝啊!”

  • 是的,我們沒那麼重要,失敗沒那麼重要,失戀也沒那麼可怕。對於宇宙來說,我們不過是沙漠中的一顆沙子,(關於這點,我一位學科學的朋友並不以為然。他說,我們比一顆沙子上的微生物還微不足道。)所以何必要把自己的苦處放大,或太強調自己為別人做過的功勞被辜負呢!
  • 在工作和生活中,基本上我們大部分時間都處在兩種心理模式之下:反彈和回應。在反彈中,我們感到壓力,而且很快下判斷。我們沉不住氣,耿耿於懷,以為事情是衝著自己來的。──理查•卡爾森(RichardCarlson)
  • 25歲的時候,我因失業而挨餓,以前在君士坦丁堡,在巴黎,在羅馬,都嘗過貧窮和挨餓的滋味。然而,在這個紐約城,處處充溢著豪華氣息,尤其便我覺得失業的可悲。
  • 人們接過它便開始搖,可是沒有一個人能搖出黃金。於是問他爲什麽,老人說:“當你們搖寶盒時心裏不想黃金,就能搖出黃金。”人們這才明白其中的秘訣。
  • 發現自己生性愚魯,所以放棄學鋼琴;發現自己身段不夠矯捷,每次上課都搞得腰酸背痛,所以放棄學舞;發現自己實在沒有真正的興趣涉足司法,所以在大學畢業後放棄司法界這一途;發現那人的人生目標與情趣和我相差甚多,所以放棄愛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