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是對的 研究發現黑洞「暴跌區」

人氣 33954

【大紀元2024年05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李言編譯報導)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他的引力理論預測說,黑洞邊緣有一個區域,在那裡物質無法再留在軌道上,而是掉了進去。一項研究表明,愛因斯坦是對的。

一個天文學家小組利用能夠探測X射線的望遠鏡,首次在一個距離地球約1萬光年的黑洞中觀測到了這一區域——「暴跌區」(plunging region)。

這項研究報告於週四(5月16日)發表在《王家天文學會月刊》(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雜誌上。英國牛津大學物理系研究員安德魯‧穆默里(Andrew Mummery)是報告主要作者。他說,「我們一直在忽略這個區域,因為我們沒有數據。」

「但現在我們知道了,我們無法以其它方式來解釋。」(延伸閱讀:恆星被黑洞吞噬最後時刻 NASA公布震撼視頻

這並非黑洞首次幫助證實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2019年捕捉到的第一張黑洞照片曾加強了愛因斯坦的核心假設,即引力只是使時空結構彎曲的物質。

多年來,愛因斯坦的許多其它預測都被證明是正確的,其中包括引力波和通用速度極限。

據CNN報導,馬里蘭大學帕克分校天文學教授克里斯托弗‧雷諾茲(Christopher Reynolds)表示,找到「暴跌區」的實際證據是重要的一步,它將讓科學家們顯著完善黑洞周圍物質行為的模型。「例如,它可以用來測量黑洞的旋轉速度。」

雷諾茲未參與這項研究。

「就像瀑布邊緣」

觀測到的黑洞位於一個名為MAXI J1820 + 070的系統中。該系統由一顆比太陽還小的恆星和估計質量為7到8個太陽質量的黑洞本身組成。天文學家使用美國宇航局(NASA)的天基NuSTAR和NICER望遠鏡收集數據,了解恆星中被稱為等離子體的熱氣體是如何被吸入黑洞的。

NuSTAR是繞地球運行的核光譜望遠鏡陣列的縮寫,NICER的正式名稱是中子星內部成分探測器,位於國際空間站上。(延伸閱讀:再次打破紀錄 天文學家發現最古老黑洞

「在這些黑洞周圍,有大的軌道物質盤(來自附近的恆星)。」穆默里說,「大部分(物質盤)都是穩定的,這意味著它可以歡快地流動,就像一條河流,而『暴跌區』就像瀑布的邊緣——所有的支撐都消失了,你就一頭栽倒了。」

「你能看到的大部分是『河流』,但在最末端有一個很小的區域,這基本上就是我們發現的。」他補充道,並指出雖然這條「河流」已被廣泛觀察到,但「瀑布」的證據卻是首次獲得。

在「暴跌區」,光仍然可以逃逸,但物質卻要受到強大引力的影響。

這項研究的發現可以幫助天文學家更好地了解黑洞的形成和演化。穆默里說,「我們可以通過研究這個區域來真正了解它們,因為它就在邊緣,所以它為我們提供了最多的信息。」◇

責任編輯:林妍#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科學家首發現黑洞在太空狂奔 一路造就新星
宇宙中發現巨大星系環 挑戰人類既有認知
銀河系中心黑洞周圍發現螺旋狀強大磁場
千載難逢 今年肉眼可見恆星爆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