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暗物質與加速膨脹的宇宙 2002年太空探索綜述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2月30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2002年太空探索綜述:

暗物質存在的證據

據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網站10月22日消息﹐美國航空航天局的錢德勒X-射線望遠鏡發現暗物質存在的最新證據。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在對星系的運動觀測中發現﹐如果星系僅由我們可以觀測到的常規物質組成﹐其運動不能用牛頓引力理論來解釋。於是科學家們提出星系由我們可以觀測到的常規物質和我們觀測不到的暗物質組成﹐星系的大部份質量來自暗物質。也有的科學家提出“修正的牛頓引力理論”﹐該理論對牛頓的引力理論加以修改﹐以便可以不借助暗物質而解釋星系的運動。

而錢德勒X-射線望遠鏡對星系NGC720的觀測表明該星系被包裹在一個橢球形的熱氣雲團中﹐該雲團的伸展方向與用可見光觀測到的有所不同。該橢球的扁平程度太大﹐難以用修正的牛頓引力理論加以解釋。

宇宙在加速膨脹

自從150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之後﹐星體和各星系一直各自向外飛散。理論上講﹐相互維繫的重力應該減慢這個膨脹的速度﹐但是事實並非如此。英國新科學家9月2日消息﹐科學家們認為﹐雖然宇宙空間仍舊在不斷膨脹﹐而且這種膨脹的速度在不斷加快﹐但是它仍然會在達到目前年齡兩倍的時候爆炸。斯坦福大學的安德列琳迪說﹕“幾年前﹐沒有人會認為﹐世界末日將在今後100億年到200億年之間到來﹐特別是自從我們知道宇宙的膨脹正在加速以後﹐但是現在我們明白了﹐宇宙爆炸是絕對可能的。”

1998年﹐研究遠距超新星的天文學家們發現了宇宙膨脹正在加速的證據。這暗示著有某種“隱秘能量”正在推動宇宙空間的分裂。有關研究“隱秘能量”的大多數理論都認為﹐宇宙的加速膨脹是因為存在一個與宇宙有著相同“量級”的“量場”正好通過宇宙空間﹐而這個“量場”又與宇宙的場起著斥力作用。正是這種相似的能量場才使得宇宙在宇宙大爆炸結束後迅速地膨脹。2000年﹐宇宙加速膨脹有了重要佐證﹐這就是宇宙微波背景各向異性的精確測定。今年8月﹐琳迪由於在發展這一理論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獲得了本年度的迪拉克獎章。

新星的產生與星系的重組

今年來,天文學家在廣闊的宇宙範圍發現了許許多多的驚人的天文現象﹐如星系的碰撞引發的大量星體的誕生﹐古老星系中大量新星體的神秘誕生﹐新星系和類太陽系的誕生﹐頻繁的超新星爆炸和GAMMA射線爆發等。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在今年三月份公佈了哈勃望遠鏡拍攝到的NGC7673星系的照片。照片中強烈的藍光表明星系中存在著數量驚人的新生恆星。該星系正沐浴在幾百萬個新生恆星的幅射光中﹐其中每個新生的巨大恆星團簇所幅射出的紫外線強度是我們銀河系中類似星團所幅射的紫外線強度的100倍以上。

哈勃望遠鏡發送回美國太空中心的宇宙圖像使天文學家驚嘆。其中一幅可以見到碰撞中的銀河﹐科學家稱它為”蝌蚪”﹐那裡距離地球大約4.2億光年。另外一幅是兩條螺旋形星河相撞的情景﹐科學家稱之為”老鼠”﹐距離地球大約3億光年。哈勃望遠鏡也拍攝了科學家稱為園錐狀星雲的圖片。這雲是宇宙中的一個柱狀氣團﹐距離地球2,500光年﹐科學家相信這氣柱將會孕育新星。

美國航空航天局網站12月11日報導﹐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哈勃望遠鏡觀察到了一個含有六個星系的緻密星系組正在發生重組。美國宇航局公佈了由哈勃太空天文望遠鏡拍到的一組星系在解體時舞蹈般的景像。這種景像可能會持續數十億年。由於這些星系靠得太近﹐由於星系之間的“引力”作用﹐使得一些星系在整體上開始變形。那些具有同樣“引力”的星系將會重新組成一個大的星系。

12月19日錢德勒X射線觀測儀觀測到一個年輕的星系團。這個名為RCW38的星系團距離地球6000光年﹐屬於正在生成中的距離地球較近的星系團。衛星圖片顯示RCW38星系團跨度約為5光年﹐其中有幾千個近一百萬以來生成的新星。

射線爆發(簡稱GAMMA爆)是宇宙中已知威力最大的爆炸﹐GAMMA射線就是高能量光子。天文學家發現幾乎每天都發生幾次GAMMA爆引起的強烈的GAMMA射線束穿越我們的天空﹐其持續時間一般只有幾十毫秒到一分鐘﹐但強度高得驚人﹐一次GAMMA爆釋放的總能量超過太陽100億年所釋放出的全部能量。天文學家原來認為GAMMA爆只發生在離我們非常遙遠的地方﹐但是一位美國航空航天局戈達爾德(GODDARD)航天飛行中心的科學家杰‧諾里斯卻發現了100個比較“近”的GAMMA爆–距離我們地球不到三億兩千五百萬光年。一個由皮羅博士領導的研究小組指出﹐一些GAMMA爆似乎來自于新星體產生的區域。

銀河系中心存在黑洞

BBC10月17日消息﹐科學家們說他們已經找到最有力的證據證明銀河系中央有一個巨大黑洞。證據就是來自對一顆軌道靠近黑洞的快速移動的星體的觀察。天文學家將這顆星稱為AgittariusA*。根據這顆星體行為進行的演算顯示﹐這個黑洞的質量要比太陽大370萬倍。新的研究結果發表在權威期刊《自然》。

這個潛伏在銀河系中心的超級黑洞吸引了一顆星球﹐並使之以每小時1.8億公里的速度在變形的軌道上運行。這顆星球的照片被歐洲天文學家拍攝到﹐他認為這首次證明瞭位於銀河系中心具有極大規模的黑洞。天文學家們認為大多數星系的中心都有一個黑洞﹐這是宇宙中已知的最大能量所在。

目前﹐佔領導地位的黑洞學說認為﹐質量大的恆星在燃料耗盡發生收縮時產生巨大的重力﹐連光也不能逃逸﹐這就是黑洞不能為肉眼所見的原因。一種理論認為﹐既然星系中心的黑洞是在大量燃料時產生﹐那麼黑洞未必都是由恆星演變而來的。

五星聯珠奇觀

從四月二十日起的四個多星期裡﹐人們在傍晚日落後的西方天空﹐可以用肉眼同時觀察到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由西向東近乎直線排列的「五星連珠」的天文奇觀。這五大行星包括地球都在黃道面上圍繞太陽旋轉﹐但各自旋轉週期不同﹐加上地球自轉的原因﹐這一次五大行星恰巧轉到太陽的同一側﹐從地球上看就是五大行星相聚一線的百年一遇的天文美景。五月八日是觀看五星聯珠的較佳時刻﹐屆時這五顆行星位置將最為接近﹐其中水星﹑金星﹑火星及土星會聚在不到十度的範圍內﹐相隔最遠的木星與水星相距約三十四度。當天即使不用望遠鏡﹐也可以看到同時出現在天空中的五星。

有趣的是﹐在五月十三日左右﹐月球也將加入五星聯珠的行列﹐五月十四日晚月球正好位於五大行星中間﹐形成罕見的「行星合月」現象。此後﹐各個行星很快沿著各自的軌道分散開來﹐五星連珠現象將逐漸消失。

根據中國傳統對「五星連珠」的看法﹐認為是最吉祥的天象。

向地球飛來的小行星

2002年1月7日﹐一顆足以毀掉一個主要國家的小星球從地球身邊擦過﹐最接近地球的距離不到地球與月球距離的兩倍。根據美國和歐洲專業網站的不同估計﹐這塊代號為2001YB5太空隕石的直徑在兩百二十公尺至四百九十公尺間﹐台北時間今天下午三時三十七分最接近地球﹐距離地球約六十萬公里。這個距離從宇宙的角度來說是相當接近的。2001YB5小行星照片顯示它移動迅速。

據BBC報導,這顆編號為2001YB5的小行星去年12月初被設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帕洛馬山的”近地小行星追蹤”望遠鏡發現。天文學家稱它為一顆”阿波羅之星”﹐因為它的橢圓形軌道很高﹐穿越地球﹑火星﹑水星和金星的軌道﹐每隔1,321天環繞太陽一周。

小行星和地球這樣近距離的相逢雖然非常罕見﹐但並非絕無僅有。天文學家預測﹐一顆編號為1999AN10的小行星將在2027年8月7日左右穿過地球軌道﹐屆時它和地球的距離將比這次2001YB5和地球的距離更近。不過﹐這也是天文學家預測到的唯一一顆將和地球作更近距離相逢的小行星。

小行星或流星大規模撞擊地球的頻率如何呢﹖從前的估計是每隔兩百年到四百年會發生一次災難。但是研究人員作了修正。新的觀測表明﹐近地物體中的殺手﹐象是在西伯利亞上空爆炸的那種能毀滅城市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機會是一千年一次﹔而那種一公里寬﹐能帶來全球災難的小行星﹐一百萬年左右一次。

不明飛行物頻現

據《南方都市報》報導﹐11月1日凌晨2時30分至6時許﹐一個不明飛行物“懸掛”在新疆伊寧市的東部夜空﹐4名記者在伊寧市不同方位進行了觀測和拍攝,天文學家初步判定為空間飛行器。據記者觀測﹐在伊寧市正東方仰角約15度的天空中﹐一顆明亮的米粒般大小的物體在不停地發出黃﹑藍﹑紫等奇異的光芒。凌晨4時10分﹐不明飛行物突然變大﹐呈暗紅色圓球狀﹐約有當晚月亮的四分之一大﹐表面似有細圈同心圓圖案﹐位置略向南移﹐數秒鐘後又縮小成米粒大。凌晨6時05分﹐不明飛行物再次變大﹐數十秒鐘後消失。中國科學院南京紫金山天文臺研究此類問題的專家在觀看了傳送的27幅“UFO”圖片和文字材料後認為﹐這一不明飛行物是一個由智慧生命控制的空間飛行器﹐不可能是自然天象。

大約在一周之後﹐又有不明飛行物(UFO)光臨廣州。據《信息時報》報導,11月9日下午5時55分左右﹐一不明飛行物出現在五羊新城上空﹐大約30~50名市民在廣州大道的天橋上目睹了這一現象。保安說﹐當時在五羊新城的週圍﹐並沒有任何飛機經過。

繼今年6月30日後﹐又一次全國範圍內大面積的UFO目擊事件發生在8月28日晚﹐中間僅隔2個月。不明飛行物UFO至少再度“飛臨”7省市。據華商報報導﹐8月28日晚﹐包括陝西的定邊﹑永壽﹑三原﹑臨潼﹑藍田﹑戶縣﹑西安等地的許多讀者﹐同時反映說他們看到了一個“呈圓形光柱體的東西﹐從東北向西南緩慢移動﹐越來越大﹐隨後消失。”

其它地區則包括﹕山東梁山﹑內蒙古烏審旗﹑江蘇徐州﹑河北棗強﹑以及成都﹑蘭州﹑河南﹑湖南等地。時間都是晚上9時10分左右。在9月25日晚8﹕00過﹐都江堰市數十名居民在都江堰上空發現不明飛行物﹐成千上百的居民在觀看。

“外星人”遺址?

青海“外星人遺址”今年曾被媒體炒作得沸沸揚揚。據蘭州晨報6月24日報導﹐白公山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首府德令哈市西南40多公里處的懷頭他拉鄉﹐白公山的山腳下發現有三個岩洞﹐中間的岩洞最大﹐而其餘的兩個已經被坍塌的碎石掩埋。記者看到﹐中間的洞離地面約有2米﹐洞深約6米﹐最高處約8米。與通常所見的岩洞不同﹐它有點兒像人工開鑿的洞。令人吃驚的是一根直徑為40厘米的大鐵管從山頂斜插到洞內﹐由於多年的鏽蝕﹐現在只能看見半邊管壁。另一根相同口徑的鐵管從底壁通入地下﹐只露出管口。洞口處有十餘根直徑在10到40厘米之間的鐵管子穿入山體﹐鐵管之間距離不等。管壁與岩石完全吻合﹐不像是先鑿好洞後放進管子﹐而好像是直接把鐵管插入堅硬的岩石。洞口對面約80米處就是波光粼粼的托素湖﹐就在離洞口40多米的湖灘上﹐又有許多的鐵管散見于滿灘裸露的沙岩上。這些呈東西向延伸的鐵管﹐直徑較山下的小﹐從2厘米到4點5厘米不等。從殘留的鐵管形狀上看﹐有直管﹑曲管﹑交叉管﹑紡錘形管等﹐形狀奇特﹐種類繁多。最細的鐵管內徑不過一根牙籤的粗細。雖經歲月的腐蝕﹑沙子的填充﹐但細管內並沒有被堵塞。奇怪的是﹐還有一些鐵管分佈在湖水裡﹐有的露出水面﹐有的隱藏在咸澀的湖水裡﹐形狀與粗細同灘上的鐵管相類似。

另外一條有關發現“外星人”遺物的消息是由俄羅斯科學家宣佈的。千龍新聞網3月7日消息,據“俄羅斯獨立電視臺”網站報導﹐俄羅斯巴什基爾國立大學的學者們稱﹕5000萬年以前外星人曾經造訪過他們巴什基爾自治共和國目前所轄的地區。這一結論是在俄中聯合攷察隊在羌達爾村郊外進行發掘﹐發現一塊“神秘的石板”以後得出的。這塊“石板”是用一種很像是水泥的材料製成的。其長度為1.5米﹐寬1米﹐厚16厘米。“石板”上刻有一幅三維地形圖﹐圖上標有幾個未知古代文明的水利設施。微微起伏的圖形表面燒有一層白色的瓷釉。用學者們的話來說﹐意外發現的這張圖不是別的什麼東西﹐而是當今巴什基里亞部份地區的立體地圖。專家們認為﹐這張地圖上的資料和數據只能通過航拍或太空攝影的途徑才能獲得。未知的地圖繪製者們用一種軟體動物的貝殼當做地圖上一系列目標的圖例﹐而這種軟體動物早在5000多萬年以前就滅絕了。正是這種軟體動物使學者們大體上確定了發現物的年齡。

火星發現大量冰凍水

來自美國和俄羅斯等5個國家的38位研究人員參與研究火星地表下的冰凍水。他們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對“奧德賽”火星探測器今年3月中旬到4月中旬發回的數據進行分析後得出了這一結論。《科學》雜誌的文章說﹐火星地表下面冰的厚度大約為20公里﹐比地球上南極的冰蓋還要厚許多。據初步估計﹐已發現的火星地下冰凍水融化後的總水量相當于兩個密歇根湖(該湖水域面積約為5.8萬平方公里)。美國康奈爾大學天文系教授貝爾估計﹐可能這還只是“冰山一角”。

流星雨

天空中每年都會出現多達幾十次流星雨,而最有名的莫過於獅子座流星雨。

11月19日﹐獅子座流星雨如約而至﹐而且出現了罕見的流星暴。同預測時間相比較﹐這次獅子座流星雨的到來比較準時。流星暴發生時﹐觀測者通過肉眼每分鐘最多可以觀測到100顆以上的流星。

今年的獅子座流星雨被稱為21世紀最壯觀的獅子座流星雨﹐在11月17日至19日出現。在中國18日晨4時和19日18時29分出現兩次高峰﹐其中最後一次是90年代以來獅子座流星雨的最高峰﹐據稱多達1小時1萬顆流星。流星雨的最佳觀賞地點是在歐洲和北美。

8月13日的英仙座與12月13日的雙子座流星雨也吸引了眾多“星”迷。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物理學家在模擬“宇宙大爆炸”的實驗中發現違背理論預期的實驗結果
美國發現兩超大黑洞同存於一銀河系
天文學家探索控制宇宙的神秘能量
形形色色的宇宙學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