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定鼎:中國要向美國學習什麼?

彭定鼎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3月2日訊】 布什總統不遠千里來到遙遠的東方,自然有他的政治目的。但無疑這次訪問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促進中美關係,增進相互瞭解。

中國人民對於美國的感情是頗為複雜的。我們都知道美國的經濟發達,生活水平很高﹔但很多人又對美國在全世界四處插手很是反感,不明白為什麼美國總是要對其它國家的事物妄加評論和指責甚至出兵干預。此次布什總統來華在清華大學的講演又被一些人認為是推銷美國價值觀。清華大學的學生們似乎自然地以為他們十分瞭解美國,現在需要美國來瞭解中國了。

我很遺憾布什總統沒有強有力地宣揚美國價值觀。美國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民主國家。事實上,美國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在海外的政治干預,經濟援助和制裁以及軍事干預都是出於維護民主和自由,雖然美國政府也會犯錯誤,但其初衷必然是如此。這是由美國的民主性質決定的。

民主是在與專制的鬥爭中逐漸發展完善的。民主是一種很複雜精巧的政治機制,其核心就是對權力的制約。它不是指多數人的意志和利益,也不僅僅是指選舉,它是一種使人們得以不受權力任意擺布的機制。美國在建國以前就有悠久的自由主義傳統,建國時制定了一部卓越的憲法,建國以來又不斷把這個傳統發揚光大,不斷完善民主,頒布了幾個憲法修正案。早在17世紀甚至更早,美國人民就在討論言論自由,人身自由以及如何用法律來保障自由的問題。這些思想無疑起源於英國,但卻在美國得到了巨大的發展,而且美國的政治制度確實地實現了民主!

相形之下,中國現在還在實行一部規定某個政黨為執政黨的偽憲法!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法制和自由的思想。人民能夠想像到的最美好的生活就是有一個英明仁慈的君主。自由一直被當成無序的同義詞。五四運動是中國歷史上的短暫的例外。但它未能使民主在中國生根成長。

美國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不是偶然的。其根本原因是它有最先進的民主政治制度,或者說它是民主實行得最好的國家。民主保障了美國人民的自由和尊嚴,而自由使得美國社會在經濟上有了最強大的創造力。

民主不是美國的而是全人類的價值觀。專制各有特色,例如君主專制,貴族專制,無產階級專政,但它們的共同特點就是當權者的權力不受法律的制約,或者法律淪為統治者意志而不是公理的體現。

民主制度把行政權力置於法律的管轄之下,使立法服從公理。民主,自由,人權這些價值觀是普遍適用的,適用於全人類的。正如起源於西方的科學造福全人類一樣,民主,自由和人權也是屬於全人類的,是人類幸福的基本前提。

如果說美國在海灣的軍事干預還有利益的考慮的話,那麼它大把大把地四處花銀子捐款恐怕也不能說是投資。它到處斡旋調停衝突從純粹利益的角度看只能說是吃飽了撐的。它這麼做是因為美國人民充分享受到了民主和自由帶給他們的富足和尊嚴。他們四處兜售的不是美國價值觀,而是人類價值觀。

——BBC,作者為中國大陸自由撰稿人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凌鋒: 藍綠對決﹐紅軍得利 (2/20/2002)    
  • 王丹:金融“黑洞”如火山口 (1/29/2002)    
  • 安然醜聞案升高應有助加速政治改革 (1/27/2002)    
  • 蘇紹智: 中共的“政改”并非民主政治的開始 (1/15/2002)    
  • 顧昕 :台灣民主政治的迷惑与啟示 (1/4/2002)    
  • 法國雜誌登載陳水扁學習民主課程專文 (1/4/2002)    
  • 華盛頓郵報社論分析台港兩地選舉鮮明對比 (12/25/2001)    
  • 美報:北京不想忍受普選民主 決續挺董任香港特首 (12/24/2001)    
  • 台灣民主政治新里程碑: 族群包容、省籍融合 (12/20/2001)    
  • 吳稼祥:統獨四策,聯邦為上 (12/15/2001)    
  • 為政局安定 扁:願釋出權力與朝野共享 (12/4/2001)    
  • 肯定台灣民主之路 歐洲媒體大幅報導台灣選舉 (12/3/2001)    
  • 國際學者來華觀選 肯定台灣民主過程 (12/2/2001)    
  • 論中國統一与民主政治之間的關系 (11/21/2001)    
  • 扁:中共粗暴對待法輪功的方式 亞洲地區擔心中共將影響區域和平 (11/15/2001)    
  • 總統拍反賄選宣傳片 (11/8/2001)    
  • 李登輝得不到諾貝爾獎 台僑頒民主之父特別獎 (11/8/2001)    
  • 鄭正:「高官問責制」的實質 (11/3/2001)    
  • 馬德里國際民主研討會圓滿閉幕 (10/28/2001)
  • 相關新聞
    法國雜誌登載陳水扁學習民主課程專文
    顧昕 :台灣民主政治的迷惑与啟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