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書抵萬金

陳 燕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3月26日訊】一次日語課上,老師給我們讀一封一位中學生寫給他單身赴任在外的父親的家信。質朴純真,字裡行間流溢著兒子對父親的信賴和真摯的愛,讓讀的人自然而然地體味到一種父子間特有的親情。

課間自由討論時,老師問我們這些來自異國他鄉的學生,都是以怎樣的方式與親人聯系的?有人答曰:「現在這個時代,當然是通過國際電話啦。聯絡起來既直接又方便,還可以聽到對方的聲音。」也有人說:「我們是通過電子郵件與家人聯系的,便宜且迅速。」老師又問到:”有誰會常常給家人寫信的?請舉手!」我不加思索地舉起了手。看了看周圍,除了大家驚奇和不解的眼光外,再沒有第二隻手舉起。

於是老師問我:「大家都用電話或電腦與父母家人聯系,而你為什麼寫信呢?」 「為什麼?」我也不禁想問自己。是啊,在現在這樣一個通訊先進而發達的時代裡,已沒有多少人寫信了,電話無處不在,更有不少人熱衷於上網玩電腦,它們的快捷與便利已直接替代了過時的電報與古老的書信。現代人,尤其是四十歲以下的現代人已習慣了電話和電腦的時代。可我除了使用這兩種現代通訊手段之外,仍然鐘情於寫信。因為我認為只有通過寫信才能從容而全面地與家人交談,才能不用掩飾而直爽地表達我對親人的思念和愛。而這點是電話做不到的,用電腦也不如寫信來的從容。母親曾不止一次地對電話中的我說:”電話聽完就沒了,你還是給我們寫信吧,我喜歡讀你的信。」我知道,母親總是把我寄給他們的信珍藏在她臥室床頭櫃的抽屜裡,每當夜深人靜,她因為想念我們而無法入睡時,便把信拿出來,一一翻看閱讀,以此來消除她因思念我們而懮愁的心情。

我喜歡寫信還有一個原因。我有一個六歲的兒子,他是由外公,外婆帶大的。對於我帶著小兒離開老人以及出國,父母是那樣的不願而又無奈。小兒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他們關心的主題。而六歲的兒子,在我的教導下,已能寫不少漢字。於是,我寄給父母的信裡,都附有小兒寫的給外公外婆的話語,因而它更成了我父母的至寶。母親總說,通過讀信,她可以品出我們在國外的生活,感覺出外孫的成長和歡樂。

古人云:「家書抵萬金」。對於身在海外的遊子,無論這個世界有多精采,最美的還是養育自己的故鄉。而身在故鄉的親人,也無時無刻不在關心著飄游四方的遊子。「兒行千里母擔懮」,無論兒女長到多大,走到何方,對父母來說永遠有操不完的心,剪不斷的情。有首歌中唱到:「有空常回家看看……」,對於身在海外的遊子,常回家是不容易的,可給家中的老父老母寫封平安家書絕不會是什麼困難的事。你的信是父母無價的財富,他們並不在乎兒女有多大出息,只求兒女能平平安安。抽點時間,動動筆,給你的親人寫封信吧,那怕只是問聲好,報個平安。(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宋朝名相司馬光在給兒子的家書中曾說:「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若驗諸今日網路設備大廠 CiscoSystems Inc.(CSCO;思科),司馬光此言倒像是專為其所發的。思科在經濟大好之時大幅擴張,偵騎四出到處投資,還充當各家廠商金主拚命撒錢;如今經濟急轉直下,思科過去的揮霍無度,已成其尾大不掉之包袱,存貨直線上升,壞帳赫然在目,由此看來,溫公「由奢入儉難」之警語,豈不正是思科之教訓乎?
  • 一個法輪功成員因為不放棄修煉法輪功﹐被當局關押了九個月﹐新年之前寫的一封家書,预期在春季和家人相聚。
  •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歷經五千余年生生不息。其間才俊輩出,民間散落的成文資料涉及經、史、百家書、天文、地志、陰陽、醫卜、僧道、技藝等,內容包羅万象。而將這些文化碩果備集于一書的第一部百科全書,就是迄今已有近600年歷史的《永樂大典》。
  • 黃金書是什么樣?近日,一家書店推出用黃金制作的書籍,价格高達14600元,在廣州竟然賣出了20套!
  • 當我在國內時,對國外的生活有些擔心,因為國內總是說西方种族歧視,暴力搶劫,一切為錢,虛偽民主什么的。然而到了這里,我發現絕大部分英國人都非常善良。比如說,有一天,我帶貝貝上街,走了一條沒走過的路,正在辨別方向,有個中年人開著一輛嶄新的小汽車經過,好象看出我們路不熟,就開慢了車,大聲告訴我們這里有一條小路可以通到商店區,而前面是死胡同,沒有路了。我謝了他,他微笑著擺擺手繼續開車,當開出200多米,看到我們往回走,已經錯過了那條小路后,又倒車回來,重新給我們指那條小路,确定我們知道了,才高高興興地開車走了。
  • 《Summer Snow》與《我想念我媽媽》,很難相信這兩者是同一部影片的名字。英譯中,一個字都沒對應上,也是讓人服氣。「我想念我媽媽」,直白,挖地三尺的接地氣,這類電影我大概率不看;「Summer Snow」,夏日之雪,如此的文藝脫俗,更不是我的菜。然而,完全不搭的兩者擺在一起,再加上鮮綠背景上鵝黃衣衫的小姑娘陽光燦爛的笑容,莫名其妙地,鼠標就點了上去。
  • 能夠聽到葉落,那或許整個驛站沒有多少客人吧,甚至是只有自己。夜半時接待人員應該也歇息了吧。 整個詩篇,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孤獨、失落。
  • 清明之際,舍妹夫婦遠攜父母靈骨而歸葬於故鄉,余在海外,阻於國難不能奔赴,乃弔之以文,曰: 嗚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駕鶴,亦近三月。憶思雙親,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濟親族。力有大小,唯盡本分。載入家譜,亦有光矣。
  • 神韻交響樂團演出的西方交響樂曲,經常有有十分貼心的安排,樂曲的選奏也極富巧思,不論觀眾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響樂,在精采的樂音引領下,總會體驗到層層的驚喜與無盡的感動。
  • 只記得那個衣衫襤褸的長頭髮的女人,拖著一跛一跛的腿,挨個翻著垃圾桶找吃的,他一邊找一邊咧著嘴笑。那女人就是我要說的,我們村老人給我講過的苦命女人。其實提起來,鄉下的人,哪個不覺得自己命苦:幹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擔不完的驚,受不完的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