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中國論壇》﹕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可行嗎﹖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梁友波士頓報導/世紀之初﹐美﹑日﹑德三個經濟大國二十多年來第一次同時進入衰退﹐全球經濟已明顯放緩﹐中國能否持續增長已成為投資者們的熱門話題。四月十三日《哈佛中國論壇》在哈佛大學商學院的第五屆年會就此進行了一整天的專題討會。

《哈佛中國論壇》年會每年都很成功﹐請來許多政府高層決策官員﹑企業管理精英以及學者﹑教授進行專題討論。與會者乘興而來﹐滿載而歸。今年的年會更是熱鬧非凡。會場座無虛席﹐過道上也站滿了聽眾。

圖片說明﹕在全球經濟發展放緩的大環境下,中國政府為維持本國高經濟增長率,採取了高支出的財政政策﹐過去三年大筆投資到基礎設施建設上。圖為4月14日北京一處建築工地。 (法新社)

*中國銀行行長談金融改革

會議就與中國經濟增長相關的許多方面進行了討論﹕持續增長﹑國內需求﹑外國直接投資﹑股票市場﹑高科技﹑金融服務等。中國銀行行長劉明康首先作大會發言。劉行長介紹了中國金融體系改革的情況並重點談了中國銀行改革的情況。儘管改革後金融系統有了很大變化﹐但與國際大銀行相比﹐不論是公司管理﹑經濟效益﹑信息技術等方面都相差甚遠。例如﹐以中行為例﹐去年資本收益率僅5%﹐而國際許多大銀行高於10%。又如中行壞賬率為25.7%﹐而發達工業國家的銀行壞賬率大多在2%-5%之內﹐美國僅0.67%。劉行長談到了中行改革中精簡人員﹑機構及加強管理的一系列措施。他認為銀行改革必須與國有企業相結合。劉行長強調要正視存在的問題。關於中行的改革他引用了一句名言﹕“倘若我們有敵人﹐那就是我們自己。”

*證券委首席顧問談資本市場改革

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也是投資者們最關注的問題之一﹐由中國證券管理委員會首席顧問﹑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梁定邦(Anthony Neoh)來談是最合適不過的人選了。梁教授說中國股票市場從無到有﹐現在已僅次於香港﹐排名世界第九。然而﹐中國股市盤子大但實際很小﹐因為只有33%的股票可以流通﹐67%的股票是不能交易的。

中國股票波動大有許多原因。西方股市往往是大公司股票交易頻繁﹐中國股市交易最多的卻是小股票。中國股民常常是親臨股市買賣股票﹐在那裡他們互相打聽消息並以此決定投資哪些股票。股民隨市場漲落而買賣(而非根據公司經營進行基礎分析)﹐因此股市大漲大落。這一方面反映出股民不成熟﹐另一方面是由於信息透明度不夠。再者中國人儲蓄很高﹐可投資的股票很少﹐股票每天平均轉手五次。中國的公司債券市場很小﹐沒有足夠的資本市場﹐儲蓄都存在銀行裡﹐賺取很低的利息。

梁教授說﹕改革股市必須建立更好的法規制度﹔建立更完善的資本市場﹔建立養老金制度。鑒於中國人口結構變化趨勢中國建立養老金制度迫在眉睫。

接下來圍繞中國持續增長的基礎及存在的問題會議分組進行專題討論。

*持續增長面臨的挑戰

哈佛大學高級研究員威廉‧歐夫浩特(William Overholt)說關於中國能否持續增長有兩種意見﹕1﹒中國難以從現在的困境中自拔﹔2﹒中國經濟已如此成功﹐持續下去將創造奇跡。亞洲金融危機之後﹐亞洲國家都出現了相似的問題﹕高速發展一段時間﹐然後遇到了危機。日本﹑韓國﹑台灣都是如此。中國的進﹑出口對經濟發展起了很大作用。中國外貿佔國民生產總值的44%﹐遠遠超過了日本的15%。中國金融改革勢在必行。中國的銀行改革應該學習韓國的經驗。

聯合國助理秘書長﹑聯合國開發署助理行政長官兼亞太局局長哈菲茲‧帕莎博士(Dr. Hafiz Pahsa)指出經濟發展中高增長率不是唯一的目標﹐還應注意解決貧困問題以及地區收入差異問題。帕莎博士說﹐據中國官方統計中國貧困人口約三千萬﹐但按世界銀行統計中國現在仍有一億人口處於貧困狀態。中國地區收入差異也十分顯著。在150個國家收入排名中﹐上海相當於第二十五名的收入水平﹐而青海相當於第135名﹐西藏相當於第147名。地區收入差異﹑城鄉收入差異以及行業間收入差異都是中國持續發展的障礙。

*直接投資與加入世貿

近年來﹐外來直接投資已成為中國經濟的一大支柱。九七年以來﹐僅次於美國﹐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直接投資受益國。近二十年來外國在中國直接投資累計約4000億美元。近兩年每年約400億美元。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未來的直接投資有何影響﹖投資家們拭目以待。

黃維幸律師說﹐中國加入世貿對中國經濟貿易會帶來很大影響﹐但並不是說中國加入了世貿在中國投資經商的環境就像在其它“世貿成員國”一樣了。這完全取決於中國如何與世界貿易組織簽訂各項條款。比如允許公司進入市場有四種形式﹐但在中國許多行業只允許合資形式。中國在土地使用﹑地區分佈﹑人員錄用等方面有嚴格的限制﹐並且不給予外商國民待遇。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有三至五年的過渡期﹐過渡期間不應期望中國有所改變。過渡期後﹐中國再與世貿組織談判各項條款。黃維幸律師說﹕“中國用了十五年加入世貿組織﹐也許中國還得十五年才能變成真正的‘世貿成員國’。”(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項怀誠警告大陸財政支出增長過快 (4/17/2002)    
  • BBC: 中國經濟增長數字令人迷惑 (4/16/2002)    
  • 何清漣﹕中國經濟的現狀和投資環境 (4/15/2002)    
  • 林保華:中國經濟敲起警鐘 (4/15/2002)    
  • 中國股市小揭秘 (4/15/2002)    
  • 中國的餐桌危机 (4/15/2002)    
  • 紀元專訪﹕哈佛肯尼迪學院歐夫浩特博士談中國經濟 (4/11/2002)    
  • 紀元專訪:美國第一位懷疑中國GDP的經濟權威 (4/11/2002)    
  • 「海歸派」中國謀職頻吃閉門羹 (4/2/2002)    
  • 中國經濟統計數据弄虛作假原因何在? (3/30/2002)    
  • 切勿為中國經濟繁榮的表象所惑 (3/29/2002)    
  • 美台報紙指中國經濟滑坡 企業界“上了中國的當” (3/28/2002)    
  • 美國之音:中國經濟高成長率受到質疑 (3/27/2002)    
  • 國際持續質疑中國經濟造假 (3/26/2002)    
  • 【紀元專欄】沈默: 犧牲工農利益的中國經濟改革 (3/26/2002)    
  • 劉賓雁:巨債与腐敗-中國經濟的定時炸彈 (3/25/2002)    
  • 草屋布衣﹕中國的經濟增長實際上已經陷于停滯 (3/21/2002)    
  • 中國的定時炸彈正滴答作響 (3/21/2002)    
  • 美學者質疑中國經濟數據可信性 (3/21/2002)
  • 相關新聞
    美學者質疑中國經濟數據可信性
    中國的定時炸彈正滴答作響
    草屋布衣﹕中國的經濟增長實際上已經陷于停滯
    劉賓雁:巨債与腐敗-中國經濟的定時炸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