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成世界頭號產油國

人氣 5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20日訊】最近中東局勢緊張從而導致油价上升,市場上有關于其他伊斯蘭國家跟風伊拉克采取石油禁運的恐慌紛紛而起,這對于急于提高國際地位以及拓展市場的俄羅斯來說可能是一個非常好的机會,它日思夜想擊敗沙特阿拉伯使自已最終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國。据國際能源机构提供的數字顯示,俄羅斯已在2月份(日產石油728万桶)超過沙特阿拉伯(日產石油719万桶)成了世界頭號石油生產國,這是22年來的第一次。日前俄羅斯能源部長伊戈爾尤素福夫雄心勃勃宣稱:“俄羅斯必須大大增加石油產量以便支配世界石油市場,把阿拉伯競爭對手擠下去。”

合縱連橫斗猶酣

據中國經營報報道﹐据《世界石油》雜志的材料,俄羅斯在石油儲藏量方面居世界第六位,地下蘊藏的石油儲量約為72億吨,占全世界儲量的5.4%。但是近年來俄羅斯的開采量卻居世界第二位,僅次于沙特阿拉伯。2001年俄羅斯石油產量約為3.4億吨,出口2億吨。俄羅斯石油的主要出口方向是西歐、美國及地中海沿岸國家。

近年來世界石油市場存在著一個不爭的事實:俄羅斯竭力在國際石油市場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自從普京兩年前就任俄羅斯總統以來,俄羅斯外交政策的重心就從政治實力轉向了經濟紐帶。普京在此前訪問越南的過程中宣布,將幫助越南修建自己的煉油厂,此舉幫助俄羅斯的石油公司獲得了在越南海岸開采石油的權利。去年底,普京還出席了俄羅斯、保加利亞和希腊3國合資鋪設的輸油管的開工儀式,該輸油管將把俄羅斯里海地區的石油運至歐洲。

去年12月阿富汗戰火還在燃燒,俄羅斯為搶得先机,先后与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簽署了為期25年的天然气開發合同。根据合同,所開采天然气的45%將由俄羅斯公司支配,這意味著俄羅斯將在兩國未來天然气出口管道的鋪設問題上擁有重要發言權。此外,阿富汗境內可能修建油气管道的地區主要是塔吉克族居住,這無疑為俄羅斯參与鋪設過境阿富汗的油气管道增加了一個籌碼。

今年俄羅斯又加強對中亞能源資源的攻勢,企望卡住中亞能源命脈。兩年前曾与伊朗結盟的俄羅斯,后來還是轉向于擁有更多石油儲量的阿塞拜疆和哈薩克斯坦,并且在去年与它們簽訂了几份合同。土庫曼斯坦不想讓伊朗的固執葬送了利潤丰厚的天然气交易,今年1月21日,普京和土庫曼斯坦總統尼亞佐夫在莫斯科簽署了聯合聲明,呼吁中亞和里海國家建立一個“歐亞能源聯盟”,結束針對蘊藏巨大天然气能源儲備的里海的爭執。“歐亞能源聯盟”使俄羅斯近兩年在控制中亞地區天然气和石油方面采取的攻勢達到胜利的頂峰。該攻勢以2001年里海管道集團公司的輸油管道投入使用宣告第一戰役的胜利。

俄羅斯大型石油公司瘋狂開拓國際市場的原因是顯而易見的:國外石油价格比國內高几倍,眼下俄羅斯國內出售的石油价格比出口价格低3/4。況且國家預算25%的收入來自石油部門,其中大部分是出口稅,其余是石油消費稅、礦區使用費和礦物原料基地再生產稅。

布什助俄一臂之力

据說美國在阿富汗也是為了自己的石油利益而斗爭,但在圍繞里海能源資源的扑克牌游戲中,戰爭偏偏使新的王牌落到了俄羅斯手中。克林頓政府曾試圖竭盡全力遏制俄羅斯在開發里海能源資源方面的影響,而布什政府在悄悄改變其在中亞的能源政策,而向俄羅斯做出讓步。

美國和俄羅斯之間在能源方面開始出現廣泛合作的苗頭。里海管道集團公司具有樣板性質:雖然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持有大部分股份,但這個价值26.5億美元的項目由美國康采恩謝夫隆德士古石油公司牽頭,這家公司在里海管道集團公司中擁有15%的股份。

布什政府在國際能源政策上采取的手法是疏遠歐佩克,拉攏墨西哥和俄羅斯。美國利用了俄羅斯經濟困難而放開石油資源之机,讓國際石油跨國公司大舉進軍俄羅斯石油產地,將使俄羅斯石油產量迅速增加30%,2年~3年內還將增產50%,一舉超過沙特阿拉伯而成為世界第一大產油國。

歐佩克如坐針氈

去年11月中旬,歐佩克組織石油部長們聚會維也納,決定從2002年1月1日開始再削減產量150万桶/日,但拽著非歐佩克產油國必須同時削減50万桶/日,特別要求非歐佩克的最大產油國俄羅斯削減30万桶/日。歐佩克對“911”以后俄羅斯同美國結成更加緊密的地緣戰略盟友甚為惊恐。

俄羅斯尤其讓歐佩克感到緊張。2001年歐佩克每天減產350万桶,但是俄羅斯卻每日增產了50万桶。在維也納會議之后,歐佩克成員紛紛表示立即落實每天減產150万桶的計划,但是,俄羅斯不受約束自行其事,反而開足馬力生產,歐佩克部分成員想來不會感到十分好受。因此,不論從國際石油市場价格操控權和市場份額角度上說,歐佩克几乎已無任何优勢而言,同時,想要把失去的价格操控權及市場份額再度奪回來也是難上加難的。

去年底俄羅斯与歐佩克經過几番較量后,終于在國際石油市場确立了它的王者之威,勉強同意為期3個月減少日產石油15万桶,日前又表示延長到6月底。但是,据來自國際能源總署的最新統計報告,俄羅斯的石油產量卻在過去几個月內大大超過了限產規定的額度。國際能源總署認為正是由于俄羅斯的行為,才使得一月份世界油价在低位徘徊。

國際油市誰家天下

劍橋能源研究同仁公司認為,俄羅斯有朝一日能取代沙特阿拉伯這种說法“夸大其詞”。這首先是因為,同俄羅斯相比,沙特阿拉伯石油的儲藏量大得多,而且更易開采(開采成本小);其次是俄羅斯最近取得的石油工業增長無法掩蓋運樣一個事實:這個國家的石油生產能力已達頂點,而沙特阿拉伯的石油生產一舉就能增產50%。這家研究公司的中東部經理薇拉德拉杜塞特說,到2010年,里海——俄羅斯地區的石油生產能力充其量也只能“達到每天1400万桶,而到那時中東地區歐佩克國家的石油生產能力將達到每天3165万桶。”

國際能源机构卻道出了俄羅斯雄心后面的窘境。据該机构公布的資料顯示,俄羅斯想要保住如今的石油生產水平,就必須在20年時間里每年吸收80億美元~100億美元的投資。但是只要有利于投資的法律環境還沒有形成,只要關于石油生產比例問題的法律還沒有制定,吸引的外資就將很有限,因為到2000年底俄羅斯石油工業吸收的外國直接投資只有40億美元。況且,俄羅斯的石油工業設施陳舊,油井收益率很低,石油運輸線路和石油運輸終點站嚴重不足,所有這些都是俄羅斯石油工業發展的絆腳石。(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委國動亂秧及巴拿馬煉油廠斷油 (4/14/2002)    
  • 伊朗呼籲對西方採取石油禁運 (4/6/2002)    
  • 中東形勢緊張 道瓊接連四天下跌 軟件類股再挫 (4/4/2002)    
  • 俄近10年來首次超過沙特成世界第一大產油國 (3/23/2002)    
  • 俄羅斯將維持減少石油出口至今年六月 (3/18/2002)
  • 相關新聞
    俄羅斯將維持減少石油出口至今年六月
    俄近10年來首次超過沙特成世界第一大產油國
    中東形勢緊張 道瓊接連四天下跌 軟件類股再挫
    伊朗呼籲對西方採取石油禁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