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加速膨脹 空間時間并非無始無終

人氣 5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6日訊】三年前,兩組天文學家分別提出研究報告說,他們通過研究發生爆炸的恒星發出的光線,發現有跡象表明宇宙的膨脹速度在增加,而不是象先前天文學家所認為的那樣是在減速。

宇宙無始無終

在這里, 我們可以順便說宇宙膨脹是什么意思。宇宙膨脹是當今世界的天文學家們借以研究宇宙起源和演化的一個基本概念。在一百年前,世界上大部份科學家還認為,宇宙不存在起源,時間和空間都是無始無終的。馬克思主義的奠基人之一恩格斯,100多年前就持有這种當時西方流行的觀點。這种觀點在共產党國家也一度是正統的科學觀點。

奧古斯丁推論

然而,現代西方社會畢竟是多元化的自由民主社會。流行觀點大行其道,并不意味著那些持有不流行的觀點的人就必須滅亡。西方自古以來,就一直有宇宙存在起源的觀點。基督教大學者奧古斯丁,早在中世紀就對宇宙是否有起源的問題做出了很有見地的推論。但是,推論無論多么漂亮,畢竟還是推論。因此,奧古斯丁關于宇宙起源的那些非常有見地的觀點,只能是哲學,不是科學。

哈勃觀測證据

到了20世紀上半葉,隨著美國天文學家哈勃通過觀測發現宇宙膨脹的證据,以及來自德國、后來定居美國的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提出一系列有關宇宙學的理論,宇宙有起源,并且在膨脹,這种觀點又逐漸成為西方的流行的科學觀點。所謂的宇宙有起源,意思是說我們今天所知道的空間和時間并不是無始無終的。現在大部份科學家都認為,時間和空間有開端,這開端就是所謂的宇宙大爆炸。我們今天所知道的廣漠宇宙,起源于跟彈丸一樣微小的一個小點。

暗能量概念

現在,大部份科學家對宇宙的起源取得了共識。但是,宇宙發生天女散花式的大爆炸之后,四散的宇宙物質會加速飛散,還是勻速飛散,還是會在引力的作用下減速飛散,最終收縮到起源狀態?這是科學家們繼續研究的問題。愛因斯坦當年研究宇宙膨脹的時候,在描述宇宙狀況的公式中引進宇宙斥力的概念,跟宇宙引力相對,以解釋宇宙的膨脹。但是,他一直得不到造成宇宙膨脹的※暗能量§存在的證据。因此,作為一個科學家,愛因斯坦晚年十分后悔,認為提出宇宙斥力,也就是※暗能量§的概念,是他科學生涯當中的一大敗筆。

難以解釋暗能量

然而,在過去的十年里,隨著觀測技術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天文學家們找到了※暗能量§存在的證据。本月英國皇家天文學學會月報發表報告說,劍橋大學的一批天文學家用一种全新的方法,發現了暗能量存在的證据。劍橋大學天文學家小組的領導人喬治﹞埃夫斯塔休上個星期發表聲明說,看來愛因斯坦并沒有犯大錯誤。暗能量看來确實存在。但是,埃夫斯塔休同時表示,暗能量如何解釋,現在的科學家還無法解釋。

看中國 4/5/2002 3:12:00 AM)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日本十段戰:「天王山」之爭 武宮正樹再祭宇宙流 (4/4/2002)    
  • 淺論中醫及其在現代社會的作用 (4/4/2002)    
  • 與宇宙戰神─牡羊星座的對話 (4/3/2002)    
  • “神舟三號”無人駕駛宇宙飛船返回地球 (4/2/2002)    
  • 成都市金琴路小學教師劉暉的申訴書 (4/1/2002)    
  • 多維空間研究新進展:暗能量 (3/28/2002)    
  • 雷來展示廳的最後一次開放 (3/26/2002)    
  • 研究發現宇宙擴張在加速 神秘能量的确存在 (3/26/2002)    
  • 中國成功發射神舟三號飛船 (3/26/2002)    
  • 淺論中醫及其在現代社會的作用 (3/19/2002)    
  • 《自然》﹕銀河星系是宇宙大爆炸的一個成員 (3/19/2002)    
  • 即將啟動的地球模擬器性能相當于20萬台電腦 (3/19/2002)    
  • 奧運會銀牌得主簡.貝克赴天安門請愿的聲明 (3/19/2002)    
  • 曠世巨典《轉法輪》揭示宇宙与生命之奧秘 (3/18/2002)    
  • 俄國公司研製旅遊用太空船 (3/15/2002)    
  • 身在美國你該這麼做 (三、瞭解美國人) (3/14/2002)    
  • 前蘇聯宇航員在太空中遇到一隊“天使” (3/14/2002)    
  • “哈勃”太空望遠鏡大修結束重返探索宇宙之路 (3/12/2002)    
  • 從古今雕塑看藝術的變遷 (3/11/2002)
  • 相關新聞
    從古今雕塑看藝術的變遷
    “哈勃”太空望遠鏡大修結束重返探索宇宙之路
    前蘇聯宇航員在太空中遇到一隊天使
    身在美國你該這麼做  (三、瞭解美國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