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之音 俄美峰會后的俄中關系

白樺

人氣 2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29日訊】在俄美高峰會議以及俄羅斯同北約确定新型關系之后,另一個引人注意的問題是,未來中國同俄羅斯的關系將如何發展?中國、俄羅斯、美國三角關系未來是否還將會繼續存在?

擔心莫斯科出賣

一位不原意透露姓名的俄羅斯漢學家在私下場合透露說,中國非常擔心由于俄羅斯同西方的接近,北京的利益會因此被莫斯科出賣。目前中國正高度緊張地關注著俄羅斯在外交舞台上所采取的一系列舉動。比如,在俄美高峰會晤前夕,在莫斯科所舉行的各种各樣的有關俄美關系以及俄羅斯同西方關系的學術討論會和座談會上,可以看到中國官方新聞媒體的眾多記者積極參加。

俄美必定討論中國

盡管在有關俄美峰會的公開報道中并沒有提到中國,但是許多俄羅斯戰略問題專家們認為,由于布什同普京所討論的內容相當廣泛,所以有關中國的問題也必定會在會晤中被提到。莫斯科卡內基基金會副主任特列宁認為,中國在未來如何轉變,促使中國成為文明世界的一員,這不僅僅涉及到美國的利益,同時也涉及到俄羅斯的利益。在這一方面俄羅斯同美國擁有很多的共同語言。 特列宁說,在進入21世紀之后,對于事實上正在成功進行之中的中國后共產主義時期的轉變,無論是美國還是俄羅斯都此非常關注。美國和俄羅斯應該共同促使中國在國際關系中變得更加負責,使中國的對外政策變得可以預測而不是讓人不能理解。

中俄美國复雜三角

國防信息中心亞洲与俄羅斯項目負責人茲羅賓也認為,在這一方面俄羅斯可以扮演中間人的角色。茲羅賓說,我認為,美國人會很愿意將中美關系中的一部份复雜難處里的問題留給俄羅斯,讓俄羅斯幫助解決。其前提條件是俄羅斯應該成為美國可以信賴的、讓人能夠理解的盟友。另外,茲羅賓還認為,考慮到俄羅斯遠東西伯利亞地區中國移民數量越來越多,由于俄羅斯經濟繼續不景气,人口危机越來越嚴重,隨著該地區大片鄉村城市的荒蕪,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將越來越中國化。俄羅斯最終將會有喪失該地區的危險。所以,在這一方面莫斯科需要華盛頓的幫助。

各自淘汰冷戰思維

絕大多數俄羅斯戰略問題專家們認為,在目前的中國、俄羅斯、美國的三角關系中,任何兩方的接近決不意味著是反對第三方,或者是損害第三方的利益。冷戰時期的那种思維目前已經被完全淘汰。國防信息中心俄羅斯代表處主任薩夫蘭丘克甚至認為,隨著普京在對外政策上的急劇轉變,目前的中,美,俄三角關系已經不存在。他說,轉向西方之后,這种三角關系也就不再發揮作用了。因為在普京推行親西方政策的同時,俄羅斯同中國也簽署了重要的雙邊關系條約。所以,目前俄羅斯同中國的關系以及俄羅斯同美國的關系是兩條完全平行的對外關系路線。可以說在某一條路線上傾注的注意力要多一些,而在另一條路線上可能要少一些。

俄美接近不疏遠中國

接近克里姆林宮的俄羅斯美國与加拿大問題研究所所長羅戈夫也認為,俄羅斯同美國,西方接近并不意味著俄羅斯在疏遠中國。但是,羅戈夫認為,在中美關系以及俄美關系中由于存在著一些重要因素使這兩种關系存在著本質的不同。羅戈夫說,在經濟領域,中國同美國的聯系要遠比俄羅斯同美國的聯系密切許多。但是,在中美關系中存在著兩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這兩個重要的因素在俄美關系中卻不存在。這兩個因素是:第一,中美之間在政治體制以及意識形態上存在差別。第二是台灣問題。

俄中聯系因素不多

盡管俄羅斯接近西方并不會疏遠中國,但是一些權威的俄羅斯專家仍然認為,莫斯科將會把俄美峰會以及俄羅斯同北約的新型關系當成一張非常有用的牌,在以后同中國打交道的過程中使用。對此,接近克里姆林宮的俄羅斯公民論壇協調人。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馬爾克夫分析說,我不止一次地對我的中國同行們講,俄羅斯可以在任何時候背离中國。因為目前將俄羅斯同中國聯系在一起的因素并不多,特別是在經濟領域中。所以,要想保持住中俄戰略夥伴關系,要想讓上海合作組織發揮影響,那么不僅僅光是俄羅斯,中國也必須應該對此付出更多的努力,支付更多的東西。

加強俄中經濟合作

對此馬爾克夫舉例說,中國應該將國內大型經濟建設項目的合同轉讓供給俄羅斯的公司而并不是西方公司。此外,中國也可以派遣專家和留學生來俄羅斯學習。但是所支付的學費要同西方國家一樣。而且,這些中國學生在學成之后應該回國,不應該象許多中國學生留在美國那樣而留在俄羅斯。馬爾克夫還表示,中國總是不想同美國進行直接沖突,所以每當中國對美國感到不滿時,就試圖促使俄羅斯同美國相對抗,但這并不符合俄羅斯的利益。馬爾克夫補充說,如果雙方在一起共同行動的話,那么就應該首先現把帳算清楚,每一方為此支付的代价究竟是多少。

俄加入西方符合中國利益

莫斯科卡內基基金會副主任特列宁認為,俄羅斯同中國的關系有時就象是儿童游戲。特列宁說,我認為目前俄中關系缺少的是更深層的東西,雙方關系目前還僅停留在表面上,而且雙方關系也缺乏真誠。有時就好象是儿童游戲一樣,試圖在游戲中取胜。比如,當感到不滿意時,俄羅斯就同中國接近,給西方臉色看,試圖獲得某些照顧。最后,特列宁認為,俄羅斯加入西方世界,融入歐洲這同時也符合中國的利益。因為,俄羅斯融入歐洲總比俄羅斯游走徘徊在東西方之間要好。在東西方之間徘徊游蕩的俄羅斯給中國帶來的將是更多的問題。而融入西方世界的俄羅斯帶給中國的將是更多的机會。

──轉自《美國之音》5月28日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俄簽署裁減核武協議
普京:布什俄羅斯行滿載而歸
BBC評論:聖彼得堡的象徵意義
聖彼得堡大學答問會 布什和普京先禮後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