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的杀人风

人气 18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在南极考察队员中流传一句:南极的冷不一定能冻死人,南极的风能杀人。

  风能杀人,这话听起来似乎令人难以置信,有那么严重吗?你也许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可是那些领教过暴风厉害的人,无不谈风色变。

  南极沙侵世界的“风极”,有人称南极是“暴风雪的故乡”。而寒冷的南极冰盖则是孕育暴风的产床,它像一台制造冷风的机器,每时每刻都用冰雪的躯体冷却空气,孕育风暴。由于南极大陆是中部隆起向四周倾斜的高原,一旦沉重的冷空气沿着南极高原光滑的表面向四周俯冲下来,顿时狂风大作,天昏地暗,一场可怕的极地风暴便大施淫威了。这时,雪冰夹带着沙子从滑溜溜的冰坡铺天盖地滚来,简直像一道无形的瀑布,像一股飞奔而来的洪流,人在暴风中不过像迅猛流水中的一片叶子和一粒石子,休想站住脚。日本的一位考察队员就在暴风雪中被吹得卡在冰柱中失去了生命。

  那么南极的风究竟有多大呢?

  我们通常所说的12级台风,风速达到32.6米/秒,够大的了吧?可南极的狂风常常超过12级台风。在南极半岛、罗斯岛和南极大陆内部,风速常常达到55.6米/秒以上,有时甚至达到83.3米/秒!

  在南极的各国科学站,都经常遇到暴风袭击的情景。尤其是寒冷而黑暗的冬季,呼啸的狂风,将房屋摧毁,推倒通信铁塔,卷走车辆,甚至将一座科学站变成一片废墟的事时有发生。

  因此,为了考察人员的安全,南极各国科学站都有严格规定,大风时绝对禁止外出,一切室外活动都是不能允许的。平时外出一定要两人结组同行,并给每人一个登山包,里面装高频电话、食品、鸭绒睡袋、海绵垫、铁铲等物品,以维持个人的生存。在各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周围,都建有大小不一的“避难所”。里边备有食品、饮料、燃料、通信设备、小型发电机、取暖炉、睡袋等日常生活必需品。在外考察的科学家一旦碰上突如其来的暴风雪,一时又赶不回站的,均可就近躲进避难所。避难所的门是不上锁的,也不分国籍,“南极人”可以进任何国家的避难所食宿,离去时只需留字致谢。

  为了保障考察人员不致迷失方向,科学站的主要建筑物之间的道路上,必须埋设标桩,拉上粗粗的绳子。遇上暴风雪时,队员们可以扶着绳索行走,以防被暴风雪刮走。所以南极考察队员把这些绳索叫做“南极救命绳”。

转载自中国科普博览(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科学发现:海星全身都是眼睛 (8/14/2002)    
  • 绘画: 一苇渡江图 (8/13/2002)    
  • 银鎏金卧龟莲花五足朵带薰炉及炉台 (8/13/2002)    
  • 令人惊异的印加棉织品 (8/12/2002)    
  • 令人惊叹的麦田圈 (8/12/2002)    
  • 令人惊艳的中国科技 (8/11/2002)    
  • 安徽花山古石窟重现天日 千古迷窟引来种种推测 (8/10/2002)    
  • 三峡考古又获重大发现 (8/6/2002)    
  • 哈勃望远镜发现超级活跃的NGC 7673星系 (8/2/2002)    
  • 田阳发现壮族始祖布洛陀遗址 专家称遗址的认定将揭开壮族族源的千古之谜 (7/26/2002)    
  • 最锋利的武器 (7/12/2002)    
  • 五万年前的人造心脏 (6/30/2002)    
  • “天外来石”惊现兰州 史前文明?外来文明? (6/28/2002)    
  • 最大楚墓惊现长沙 2500年前技术迄今仍领先世界 (6/28/2002)    
  • 令人吃惊的海豚画家 (6/28/2002)    
  • 水晶棺材 (6/25/2002)    
  • 轮回转世的研究--生命永存的证据 (三) (6/25/2002)    
  • 我曾来人间的神国 (6/17/2002)    
  • 俄发现1亿年前人造地图 (6/13/2002)    
  • 茶马古道是古亚洲最庞杂商路 发现地图揭开惊世之谜 (6/7/2002)
  • 相关新闻
    奇特的旅游新趋势:搭机时什么事都不做
    专家推荐搭机前吃这种水果 让飞行更舒适
    什么是鸟击? 飞行员应该如何处理?
    飞机乘客登机时 空服员有哪些事要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